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最新信息最新信息

托起孩子们的“五彩梦”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 徐方伟 发布时间:2016/1/25 10:48:07

 日前在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全国少工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中,晋源区董茹中心小学学生赵薇的绘画作品喜获三等奖。这得益于该校“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开展。

    “乡村学校少年宫”,是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项目。近年来,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以及市文明办的支持下,晋源区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作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以未成年人“成人、成才、成功”为目标,重点抓好硬件建设、师资完善、特色培育等关键环节,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为孩子健康成长“筑巢”

    “孩子从小就喜欢鼓捣模型玩具,以前每个周末总嚷嚷着要去大南门的少年宫玩。现在好了,学校的科技馆就能让孩子过足瘾。”1月22日,在晋祠小学学生家长座谈会上,学生家长王小萍如是说。

    晋祠小学作为晋源区“乡村学校少年宫”首批试点学校,先后投资30余万元,对教学楼整体改造,将空余教室改建成科技活动室、绘画活动室、专业舞蹈室、机器人活动室等。同时配备声、光、电、磁、天文、地理等科学原理的演示设备,为“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在“乡村学校少年宫”选点建设中,晋源区文明办、教育局、财政局等多次深入乡村学校摸底调查,研究制定“乡村学校少年宫”规划建设方案。目前,该区晋祠小学、董茹中心小学、晋源小学、姚村小学已被确定为“乡村学校少年宫”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的学校;吴家堡小学、罗城小学、冶峪小学、一电学校被确定为“乡村学校少年宫”市级创建学校。

    “‘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受到学校、家长、孩子们的欢迎,孩子们的期盼让我们深感做好这项工作的必要性、迫切性。”晋源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受财力、交通、师资等条件的限制,一些农村的孩子基本上没有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兴趣班。“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为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为孩子全面成长“引凤”

    1月22日,董茹中心小学足球场上,寒冷的天气并未影响孩子们踢球的热情。一脚破门,小家伙们兴奋地抱作一团。“踢足球是件好事,我支持儿子踢足球。”操场边观看比赛的学生家长秦四莲说,学踢球后,孩子身体壮实多了,性格也开朗起来,作业不再拖拉。更让她感到欣慰的是,踢球不但没有影响孩子的学习,反而更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次期末考试,孩子考了全年级第一名!”

    从最初培养学生的爱好到逐渐在一些赛事中崭露头角,现在已经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加入足球队。“选准、配强辅导员队伍,是开展好少年宫活动的关键。”校长董海星说,“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实施后,校园足球成为学校一大办学特色,每年6万元的经费保障,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请进来”,为学校“读好书、踢好球、做好人”办学目标奠定了基础。为更好地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作用,晋源区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整合现有教师资源,根据他们的特长,采取兼职、轮岗、外出学习等形式,在课余、周末、节假日开展辅导活动,“一师两用”。另一方面,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聘请民间艺人以及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的会员担任辅导员。

为孩子特色成长“铺路”

    “不错,不错,真没想到农村学校的少年宫能有这样的水平。”2015年晋源区一电学校秋季入学时,新生家长参观该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后啧啧称赞。该校2015年秋季招生时,一改过去“招生难、难招生”的窘境,200人的名额早早就报满了。

    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依托,晋源区农村学校渐渐有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兴趣,学校也有所收获。正如一电小学校长高斌红所言:“孩子们变得愿意来学校、想要来学校,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

    “‘乡村学校少年宫’作为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将逐步实现农村学校‘全覆盖’。”晋源区委宣传部部长高二虎接受采访时表示,“乡村学校少年宫”将立足本校、辐射周边,坚持公益性原则,免费向农村未成年人开放。同时,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做到“场地标准化、活动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成果多样化”,真正让“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农村孩子“科普教育的园地、兴趣培养的基地、道德养成的载体、提升素质的平台、才华展示的舞台、梦想起航的港湾”。

责编: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