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西频道6月10日电( 闫婧 赵娟 )在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街办,提起张兰香的名字,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她是干工作特别拼命的人”。张兰香曾在街办从事统计工作30年,先后多次获得省级、市级、区级先进个人。从2003年任坞南社区党支部书记,到后来社区“海选”连任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十几年来,张兰香与辖区居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张兰香继续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走街串巷、进门入户,一如既往地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脚踏实地为居民排难解忧。
心系百姓 为民解忧
张兰香常说,辖区内上万名群众的信任是自己工作的动力。对辖区内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的基本情况,她几乎了如指掌,隔三岔五就到家中问候帮忙。
61岁的杨一民曾是山西财经大学老师,后因罹患运动神经元疾病,杨老师肌肉萎缩、活动困难,每况愈下的身体让他一度闷闷不乐。张兰香得知情况后,一遍遍地上门安慰、疏导,让杨老师逐渐走出阴霾。今年四月的一天,张兰香买了新鲜水果,带着医护人员来到杨一民家中,为杨老师上门量血压、测血糖。当得知自己血糖略高,杨老师焦急起来,张兰香马上宽慰他,“别着急,这是饭后血糖,下回再测一下空腹血糖,有什么问题咱们联系医院”。临走,张兰香来到厨房,顺便清理了垃圾并带出门。
68岁的田振茂因病住院,刚刚出院张兰香便赶来探望,并了解老人家中是否有困难需要帮忙。说起张兰香,田振茂和老伴李雪兰异口同声地称赞,“夏天送清凉,冬天送温暖,访贫问苦,上门服务,一天也不闲着,真是社区干部的楷模!”老人还介绍说,社区老年人如果需要办老年证,只要把相片和身份证复印件准备好,放在院里小卖部,张兰香看到后就把办好的证件送上门,“我能一个人办的事,就要让大家少跑腿”。
已经60岁的张兰香早就过了退休年龄,可居民一再挽留,希望她能“一届又一届的干”,她的工作已经走进万千居民的内心,她的付出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赞许。
工作得法 群众叫好
在具体工作上,张兰香全力以赴寻找方法。为帮助群众解决复杂问题,张兰香多次出面主动调解各类纠纷,成功率达98%;她多方奔走,为外来务工人员、下岗职工安排就业岗位;她开拓进取,率先在坞城13个社区中自制便民卡,居民平日需要服务时,只要拨通卡片上的电话,就有社区人员及时上门,让居民真正体会到“一卡在手、服务全有”。
张兰香说,便民卡虽小,却是爱心链条,让群众的心和社区相连。据不完全统计,便民卡发放至今,辖区单位、广大居民已有5000多人次享受过“便民服务卡”的服务。拿着服务卡,社区居民纷纷表示“一卡通行社区,万事不用愁”。
无私献爱 挽救少年
勤奋周到的工作让张兰香在市里、区里获奖无数,而在无数的荣誉中,她最看重的还是“十杰母亲”“优秀母亲”的称号。原来,在忙碌工作之余,张兰香不忘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帮教失足未成年人工作作为重点,坚持八年走进山西省未成年人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所开展帮教活动,用妈妈般的爱照亮迷途少年的心。她从并不丰厚的工资中拿出8000元为失足未成年人购买法律书刊、学习用品;她连续四年每年自费320元为孩子们订阅《山西青年报》;她从2004年开始,呼吁全社会关心失足未成年人,组织带领社区干部、大学生志愿者、法学专家和雕刻大师到省未教所开展文艺联欢、法律讲座、传技授艺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帮教失足未成年人过程中,张兰香牺牲休息日、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也曾引来家人不满。丈夫一开始不支持她的这项工作,儿子更是不理解将家庭住址告诉劳教人员,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张兰香因忙于工作,只能将80岁的母亲托付给两个妹妹。对家人,她内心充满内疚自责,“但既然选择这条路,已无怨无悔”。
多年春风化雨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效。张兰香用心呵护、用爱感化,让六十多名寂寞的孩子感受到真切母爱。她的行动不仅感动了未教所的领导和管教干部,感动了失足未成年人的父母,更深深打动学员们的心,孩子们发自内心亲切地称她“张妈妈”。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