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最新信息最新信息

令人瞩目的“太原实践” ——“全省学太原太原怎么办”城中村改造系列评论之一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9/21 10:45:05

92日,全省城中村改造现场推进会提出,要学习好、推广好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先进经验。稍早前的728日,省委书记王儒林在我市调研城中村改造工作,对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729日,他又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并提出,要学习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所体现的积极作为、攻坚克难、依法办事、为民谋利的精神。目前,全省其他市正在积极行动,以不同方式学习推广我市经验。

    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其他市对城中村改造的“太原实践”,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这既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也意味着同等分量的鞭策。城中村改造一头连着民生和发展,一头连着反腐败和作风,意义十分重大,是造福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推进富民强市的重大发展工程、增强城市功能的重大战略工程,是推动全市全局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重塑“三个形象”的着力点和试金石。当前,太原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城中村改造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

    去年10月,省委书记王儒林来我市调研,对城中村种种乱象,一针见血地指出:“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难点工程,更是一个民生工程,我们不能让省会城市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脏乱差环境里。”

    民生工程,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容轻忽;发展工程,须冲破干部作风、社会治安、发展环境等多重困境,不容退缩;战略工程,关系城市建设、经济增长,乃至“六大发展”如何突破,不容闪失。一句话,城中村不改造,太原就没有发展;细思量,城中村改造,是推动全市全局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面对城中村改造这一省委、省政府和王儒林书记交给太原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举全市之力加快城中村改造,于32日召开了全市城中村改造动员大会。历时半年多的推进过程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政隆多次调研并一再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对加快城中村改造是“三大工程”“一个突破口”“一个试金石”重大意义的认识,坚持为民谋利、依法办事、阳光操作、分类指导、转变作风,抓好规划、招商、拆迁、安置、风险防范、形成合力等关键环节,这为推进城中村改造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遵循。

    好的决策,要谋定而后动。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对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领导,成立领导机构,集中整治,保持“三个高压态势”,历时3个月完成《太原城中村调查》,理现状、查问题、析成因,集思广益,理清解决思路和推进举措,力求坚决彻底打赢这场硬仗。

    好的政策,要在工作中落地。“政府主导、规划引领、整村拆除、安置优先”,一项项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市财政返还85%土地出让金,安置村民住宅项目减免多项规费,享受棚户区改造优惠政策,用地不足的以拟出让用地补充等,在全国少见。正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政隆所说:“城中村改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群众生活得更好,要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让群众在城中村改造中受益。”

    好的作风,是推进工作的重要保障。城中村改造,既是重塑形象的着力点,又是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廉”字打底,“干”字当头,比干劲、比业绩、比水平,在实践中锻炼干部、甄别干部、使用干部,在取信于民中扎实推动工作。

    好的事实,胜于雄辩。用城中村改造的思路、办法、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就能抓好改革发展稳定民生各项工作,全力推动“六大发展”。通过城中村改造,城市资源正在盘活,城市赢得继续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产业结构也将从中获益,高端现代服务业项目将重新布局。上半年,太原经济运行重回中高速增长轨道,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270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了“好中趋稳”的良好态势。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城中村改造的“太原实践”,是荣誉,也是压力,更是动力。我们清醒认识到,目前城中村改造取得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按照省委“五句话”的总要求,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迎难而上,进一步牢固树立“发展必须廉洁、廉洁促进发展”的理念,切实把城中村改造与产业转型、结构优化、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积累富民强市的厚力,在“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伟大征程中继续发挥表率作用,谱写崭新发展篇章!

 责编: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