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12月18日专电(记者魏飚、王井怀)元旦、春节消费高峰日益临近,冬季菜价开始步入逐渐上涨周期。为维护菜价稳定,丰富低收入家庭冬季餐桌,太原市物价部门从12月1日起到春节期间,将太原市各大超市的“一元菜”从4种增加至6种,并增添鲜细菜品种。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一元菜”稳定菜价效果明显。
今年5月,太原市开展“每日四种蔬菜一元钱”活动,并形成常态机制。要求基本覆盖全市社区的六大连锁超市的59个门店及34家平价商店,根据各自情况,每日选取不少于4种蔬菜,以低于每斤一元的价格优惠销售。
17日,记者走访太原市多家超市看到,“一元菜”区内,除了冬季较为便宜的土豆、大白菜、葱头、白萝卜等大路菜以外,还多了类似生菜、青椒、茄子、西葫芦等冬季的“精细菜”。
在太原市高新区的一家美特好超市,记者看到:西葫芦每斤0.99元,西芹每斤0.99元,胡萝卜每斤0.99元,大白菜每斤0.88元等。正在选购西葫芦的市民赵女士说:“我家门口菜摊上的西葫芦都卖到每斤2块多钱了,这里的才每斤9毛9,又新鲜,当然得多走几步路来这买了。”
超市工作人员许鑫介绍说,在物价局确定了“一元菜”的品种后,超市就早早做准备。“现在西葫芦最受欢迎,一天能卖150多斤。”一些老年人,往往在超市营业前半个多小时就赶来超市等着了。
除品种增加外,“一元菜”惠民活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从12月份起,太原市在城区外的三县一市也组织开展“每日4种蔬菜一元钱”。
太原市物价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2月1日,在超市“一元钱”蔬菜增加为6种的首日,仅田和超市西羊市店1个门店,当天就销售“一元钱”蔬菜4万斤。据统计,12月1日—10日,各连锁超市销售“一元钱”蔬菜160万斤。自5月开始全面实施“一元菜”至12月10日,太原市各超市“一元菜”的销售量已达到2430.45万斤,让利百姓超过1000万元。
“一元菜”推行力度加大有效地稳定了蔬菜价格。太原市物价局16日发布的价格监测情况显示,所监测的18种蔬菜价格8升9降1平,其中黄瓜、西红柿、白萝卜、胡萝卜价格分别下降了13.43%、14.24%、10.48%、36.67%。总体来看,18个蔬菜品种平均价格为4.26元/公斤,比集贸市场相同品种平均价格4.6元/公斤低7.39%。
太原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一元钱”蔬菜惠民活动的实践中,通过产销对接、压减流通环节的手段,未损害农民利益的同时让广大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切实感受到了“一元菜”的实惠,实现了惠民不伤农。同时,在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和农业合作社建立长期供销关系等形式的产销对接不断深化,增加了农民收入,并进一步促进本地农业生产,提高蔬菜自给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