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山西农信 > 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夏县农商银行:非遗“老手艺”变身致富“新动力”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3/7/7 17:10:37

夏县农商银行把“非遗+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新引擎,在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积极主动对接,让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身致富“新动力”。

一丝一缕,锦绣“荷包香囊”。某布艺公司是专业制作经营手工香包的企业,夏县农商银行已累计为该企业发放贷款300余万元,帮助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该行在支持该企业发展的同时,还帮助该企业开展制作“香包”技能培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妇女开展了“一对一”技能指导,为贫困妇女稳定就业创收提供了保障,走出了手工艺品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该行先后在瑶峰镇新天地社区、庙前镇“和谐家园”、尉郭乡中卫村开办了四期香包制作技能培训,参加培训人数达到500余人,目前已有200余人学成后在自己家里飞针引线、串珠缝絮,做起了“炕头经济”,投身香包产业,传承香包文化。十多年来,通过农商银行的支持,该企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并通过义乌国际商贸城出口泰国、新加坡、老挝等地,年销售额达400余万元。疫情期间,该行积极和该企业对接,针对香包订单减少的情况,建议该企业推陈出新,制作中草药香包,驱病避邪,深受消费者青睐。同时,借助互联网直播带货,让香包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使该企业在疫情期间逆势而上,精准对接上下游客户,顺利渡过难关。

一刀一凿,雕刻“多彩视界”。某葫芦艺术公司位于夏县瑶峰镇小侯村,是一家新型的农业科技公司,以葫芦农产品的种植、艺术加工、销售及生态科技农业开发为一体的民营综合农业科技企业。该行为其发放贷款30万元,帮助该企业流转土地、种植葫芦,开设以葫芦为主题的艺术馆——山西首家葫芦艺术馆,为夏县文化产业增添了一张新名片,被百姓们称为“天下第一都葫芦”。该公司带动基地周边贫困户加入葫芦种植合作社,扩展种植面积,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并回收种植的葫芦。葫芦艺术品带动了广大留守妇女居家就业,目前公司带动100多妇女就业脱贫致富。

一针一线,缝制“千层底鞋”。夏县石桥庄村手工布鞋厂经过几代人挖掘传承、不断创新,如今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行累计为该布鞋厂发放贷款300余万元,助力“老手艺”焕发出“新活力”,走出“阳光道”。

近年来,夏县农商银行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在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时,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办理续贷,无需还本减轻企业资金周转压力,节省企业时间成本。“如今,疫情褪去,鞋厂生产经营也恢复了正常,鞋厂把夏县泗交镇、祁家河乡常年住在山里之前常做千层底布鞋的中老年人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在千层底的纳制上进一步创新,融入民间剪纸艺术、绣花艺术、吉祥文化、民俗信仰等,让千层底布鞋成为民间艺术的集大成者,从而吸引更多的喜欢手工艺品的消费者。同时,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带来收益贴补家用。”说起手工布鞋的未来发展,鞋厂负责人马某的眼中满是激情和信心。

(王刚)


责编:李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