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城 > 稷山县稷山县
9月13日,稷山县在县委党校报告厅举办“后稷讲坛”第86期专题讲座,县委书记吴宣以《“稷山四宝”的内涵与外延》为题作了精彩报告。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润,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钊,县政协主席李建民等县四大班子领导聆听讲座。
讲座上,吴宣分别从“稷山四宝”提出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稷山四宝”的地理特征和历史发展中衍生出的文化特征、“稷山四宝”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路径和发展四宝产业的情怀与作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讲授“稷山四宝”提出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时,吴宣指出,“稷山四宝”对于弘扬后稷农耕文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在稷山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迈向快车道的现实背景下提出的,对提升农业质效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是在国家“双碳”政策趋紧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对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就“稷山四宝”的地理特征和历史发展中衍生出的文化特征,吴宣指出,稷山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高原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日照2382小时,无霜期218天,降水量483毫米。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小麦、玉米和板枣三种农作物的生长。“稷山四宝”麻花饼子鸡蛋枣,本质上都源自小麦、玉米和板枣三种农作物。他引用了大量的历史记载和诗词典故,运用数据对比、实例分析的方法对四宝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独到的技术传承优势、庞大的产业带动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势进行了全面剖析讲解。
吴宣指出,认真分析稷山县“三农”工作现状和农村产业振兴的新需求,以“稷山四宝”为牵引,通过3-5年的努力推进,实现稷山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工业化、融合化发展。概括讲,就是:四宝带动、三化支撑,绿色循环、规模提升。一是实现由小而散向规模化的转变。要着力建好12.5万亩黄汾流域高产高效小麦玉米示范基地;建好3.8万亩有机旱作优质小麦基地;以实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为抓手,尽快建成3000万只规模的蛋鸡养殖基地;着力建设15万亩左右的优质板枣生产和加工基地,通过3年时间的努力,实现麻花饼子从业人员数量翻一番、鸡蛋枣效益产值翻一番,总产值达到80亿元,真正实现“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二是实现由小作坊向中央厨房工业化的延伸。借助中央厨房模式,实施人走出去,复制标准化店面,产品走出去,建设麻花饼子中央厨房,实现半成品规模化生产,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有特色的厨房产品。三是实现由割裂式向融合化的转变。要运用系统思维,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实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绿色循环融合发展、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融合发展,实现全面提升。
吴宣强调,打造“稷山四宝”,关键要念好“提、宣、包、销、扶、招”六字经。“提”就是要优化生产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宣”就是要优化宣传体系,持续打造品牌;“包”就是要优化包装体系,注入文化元素;“销”就是要优化销售体系,扩大市场份额;“扶”就是要优化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招”就是要加大招商力度,尽快落地项目。
吴宣要求,发展四宝产业要有为民的情怀,让稷山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要有开放的胸怀,将更多先进经验为我所用,获得更大发展。要有坚持的远怀,要紧盯目标锲而不舍,一件事一件事去干,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去突破,就是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一代传下去,让“稷山四宝”通过后稷儿女的不懈努力,成为造福一方的摇钱树、聚宝盆。要有实干的真怀,对“稷山四宝”的发展充满热情,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用智慧和脚步蹚出一条“稷山四宝”大发展的新路来。
县法检两长、经开区班子成员以及其他在职副县级干部,各乡镇、县直相关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稷山四宝”产业代表及各学校负责人聆听讲座。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李婧茹
责编:崔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