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城 > 疫情防控疫情防控
2022年10月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席卷了大美运城,整个运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卫健委迅速成立疫情指挥部,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之战”即将打响。
临危受命,闻令而动。10月10日来自全省12所医院的共81名医护集结完毕,紧急驰援运城定点医院,她的名字叫“省级重症医疗队”。
“先锋”先行,摸底数稳保障。根据山西援运指挥部的文件精神,省级重症医疗队48名党员组建为定点医院第一临时党支部,山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李喜梅担任党支部书记。10月9日,国家级专家主任郑霞、省级专家组组长主任张新日及副组长主任李喜梅到运城定点医院摸查情况,对重症病区所需急救药品及设备(输液泵、微量泵、呼吸机、血滤机、除颤仪)进行了清点及核查,确保重症病人能“收得进,接得住”,能及时得到有效救治,救治能得到最好的疗效。
分类分级,实施精细化管控。10月11日省级重症医疗队正式接管运城定点医院(运城市第二医院)重症病区。李喜梅根据此次新冠病人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基础疾病,设置了一个ICU病区(C1病区),两个亚重症病区(C2和C3病区),C2偏呼吸重症,C3偏消化重症,并且在C1病区建立了4个标准的ICU单元。
专家组查房,优化治疗方案。国家组专家主任马晓春、安欣、郑霞、主任叶青每日参加重症病区交班,并进行国家、省级联合专家组查房,深入临床一线了解病情,优化治疗方案。
淬练本领,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在ICU工作中,出现了许多危急情况需要处理,例如患者突发抽搐、意识不清,脓毒症休克,消化道大出血,心源性休克,高钾血症,坏死性筋膜炎需要手术清创,钢钉植入需要紧急拔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紧急放置临时起搏器,肝脓肿需要穿刺引流等。有许多有创操作项目例如深静脉穿刺置管、气管插管、气管镜检查等。
来自山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任朱丽丽及她的组员,总是在紧急的情况下当仁不让地抢救病人,做各项有创操作,成功挽救了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及脓毒症休克病人的生命。
来自山西省人民医院呼吸科的主任蒋蕊带领她的组员,总是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及时评估手术时机,为两位重症患者创造手术机会,应用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挽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生命。
来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主任刘春亮,沉稳干练,迅速识别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组织多学科的会诊,最终成功挽救了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生命。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新冠肺炎在定点医院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来自山西省人民医院的主任王清华作为血透室的组长,在床旁为患者行股静脉导管植入术,并在定点医院首次开展枸橼酸钠抗凝方式的血液透析,既为患者临床治疗及恢复创造了机会,也为定点医院在特殊时期开展了新项目及新技术。
来自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主任石亮,对普通病区病人严格把关,确保有重症风险的病人及时转往重症病区,完成了重症病人治疗关口前移的任务。
接管定点医院当天的第一个夜班,是最难值的一个夜班。如何做报表,如何向国家队汇报,来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秦卫伟、山西省人民医院的医生薛彦自告奋勇“我来上班,我来做表,我来汇报!”
来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ICU的医生李晓玲和医生李科,总是那句“干ICU的,哪有不辛苦的!不要紧”,来自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张昊洲总是在说“主任,你安排我,干啥都行!”。
重症病人的治疗离不开高质量的护理,山西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吴宁和护士长罗珊、白求恩医院护士长何芳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护士长高朝娜、王旭率领整个重症护理团队,为重症病人的救治奉献出了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美丽的果实。
援运工作圆满结束,省级重症医疗队无一人感染,这离不开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感保障的主任张海娇和她领导的院感小组成员,从医院防护到酒店管理,张海娇总是第一时间给予指导,保障大家的防护安全。
大爱温情化剑,逆行一线为营。涉万里奔波抗疫,舍命请战无怨声。在运城抗疫的关键时刻,省级重症医疗队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拧成一股绳,砥砺前行,不畏艰难,受到了国家队和省卫健委的赞扬和认可,实现了重症病人零死亡”,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李喜梅
责编:崔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