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南沟村草帽山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蜜蜂养殖户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加强对蜂箱、蜂群的管理,增加蜂群繁殖数量,提高蜂蜜的产量。
4月28日,合作社理事长闫润生来到合作社的蜜蜂养殖场查看蜜蜂养殖情况。他走到一个蜂箱前,打开箱盖,拉出一块蜂板,上面密密麻麻爬满了蜜蜂。闫润生迅速找到了蜂王,确认蜂王的状态良好后,小心翼翼地将蜂板放回原处。
闫润生说:“这一箱里有五六万只蜜蜂,最多只能有两个蜂王。蜂王是一个蜂群的最关键部分,到了采花季节,我们要确保蜂王的健康。如果查看得勤,蜜蜂养得好,一箱蜂每年能产80斤蜜,我们合作社一共有800多个蜂箱,一年下来少说也产出个几十吨蜜。”
合作养蜂扩规模
过去,南沟村一直有养蜂的传统,但由于蜂农单打独斗,不讲技术,收益不高。2016年,南沟村成立了草帽山蜜蜂养殖合作社。大家一起摸爬滚打、探索经验,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闫润生说:“合作养蜂的好处太多了,蜂养得好不好,蜂王很关键,集中养殖利于蜂王的培育。有了好的蜂王,才能提高蜂蜜的产量。大家集中选种,统一管理,规模化发展,年底分红。社员可到合作社统一购买所需的农资。2017年,我们请市、区相关农业专家定期来指导养殖技术,蜂农在养蜂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也可随时联系。经过合作社的统一指导、统一培训,大家掌握了管理技术、增加了养殖信心。”
开拓市场增效益
在草帽山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区域,蜂王浆、花粉等各种产品被分成不同种类集中展示。闫润生说:“合作社成立初期,我们的蜂蜜产品没什么分类,产品不好卖,价格也上不去。后来我们请相关专家指导、培训,根据蜂蜜的用途、珍贵程度进行精细化分类,再加上个性化的包装,我们的产品档次得到提升,产品销路也好了很多。”
闫润生拿起一瓶蜂蜜介绍说:“这瓶是大家平时最常见的槐花蜜,它有美容的功效,很多来我们这里的女性游客会买些回去。旁边这瓶是荆条蜜,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这种蜂蜜每斤售价50元至80元。”
合作社通过将蜂蜜精细化分类,面向不同消费人群,使合作社效益增加。闫润生拿起一小盒蜂蜜说:“这个是我们合作社的高端产品,叫蜂巢蜜,是蜜蜂酿出的最精华蜂蜜。经过包装后一盒能卖到几百元。”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合作社社员由最初的十几户发展到如今的近80户。2017年,合作社拥有蜂群2000多群,产品涵盖蜂蜜、蜂胶等5大类,年产蜂蜜近50吨,产值达50万元。
2017年,合作社的蜂蜜登上了省农博会的舞台,产品还销往北京、上海等地。闫润生说:“有了2017年的成绩,大家对发展养蜂充满信心。现在,蜂农们养蜂主动性特别高,他们盼技术、盼良种。今年,我们合作社将大力引进优良蜂种,进一步加强蜂群防疫,力争开拓更多的市场。”
养蜂助力乡村游
我市有着丰富的蜜源资源和养蜂基础,而南沟村的草帽山植被茂密,成为发展养蜂业的有利条件。山上主要蜜源植物有狼牙刺、荆条、洋槐等。从3月到10月,植物花期不断,为村里发展养蜂提供了充足的蜜源。
谈起养蜂的好处,南沟村党支部书记闫润红介绍说:“养蜂是大有潜力的特色产业。它风险小,投资少,可促进村里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养蜂业劳动强度低,男女老幼都能管理,弱劳力和残疾人也可养蜂。此外,发展养蜂不需要建专门的场地,不占耕地,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树林、房顶、农村家庭院落等,都可以作为养蜂场。有时候,我们的养蜂场就在村民的屋顶上。养蜂的见效也快,当年投资就可收回成本。”
近年来,南沟村积极响应旧街乡建设“花海旧街、美食旧街、节日旧街、采摘旧街”四个旧街的号召,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周边植被得到保护,山上盛开的各种鲜花也为蜂蜜提供了丰富的蜜源。每年举办槐花节等各种节日,吸引了大量游客。
闫润红说:“我们村的蜂蜜绿色无污染,到了旅游旺季,游客游玩后,总要带些土特产回去,合作社的蜂蜜十分受欢迎。我们开放蜂蜜加工制作过程,让游客零距离体验,游客体验后大多会买几瓶带回去给亲朋好友。今年,我们会积极支持村里发展养蜂,使这项‘甜蜜事业’搭上乡村旅游的快车,助力我们村取得更大发展,帮助村民致富。”王 鹏 文/图
责编: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