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樊树龙(右)在服务单位启耀中药材合作社查看中药材品质。图片由市科技局提供
去年8月至今,我市首批选派的30名农村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充分发挥其在服务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推动成果转化、助推精准扶贫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受到服务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推广先进技术、引进优质品种、提高产品产量、建立养殖基地、拓宽销售渠道……众多农村科技特派员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扎实工作 成果丰硕
尹钊是平定县畜牧发展中心退休职工,去年被选为农村科技特派员后到平定华亿养殖园区开展服务。一年来,通过对320头能繁母猪的个体繁育成绩剖析、梳理,他查找出造成种猪生产指标低的因素,对种猪繁育、疫病防治、岗位职责、生产指标、技术措施等环节编写技术规程20多份。通过建立健全种猪选育档案、建立种猪核心繁育群、提高种猪繁育指标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年培育晋汾白种猪1200头,推广736头,新品种示范推广成效明显,能繁母猪胎产仔猪数提高到13头,为企业增加产值50多万元。他还协助服务单位多次为山西农业大学的晋汾白猪试验示范项目提供有价值的繁育、生长数据。
尹钊还完成了平定华亿养殖园区承担的2017年-2018年“畜牧业提升工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种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寻找中国最美猪场申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粪污治理”等项目申报、方案编写、项目实施、档案整理、检查验收工作。
首批30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对口服务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村共计43个。其中,服务对象涉及的贫困村10个,涉及的低收入村12个,两项合计占到科技特派员服务单位数量的2/3;涉及的重点企业、园区和示范基地12个,占到科技特派员数量的1/3;涉及市确定的红薯、中药材、小杂粮产业“三带”的8个。服务涉及的行业领域包括蔬菜、水果、核桃、中药材、小杂粮、马铃薯等种植业,生猪、肉蛋鸡、水产等养殖业以及农副土特产品加工业。
一年来,农村科技特派员加强农技示范推广,促进农村产业提质增效。种植业引进林果、蔬菜、经济作物等优质高产新品种68个,推广集约化育苗、核桃高接换优、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49项,推广面积达7800余亩,促进了我市设施蔬菜、核桃、谷子、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和产业的提质增效;养殖业引进生猪、加州鲈鱼、蜜蜂等新品种8个,推广健康养殖、动物防疫、程序化免疫、饲料规范使用等技术23项,建立种猪核心繁育群,开展饲养管理、疫病免疫、畜产品安全、无害化处理等技术指导150余次,年培育推广晋汾白猪2000余头,发展蜜蜂养殖2300箱,孵化鲟鱼苗种200万尾,肉鸡养殖达到8万只,蛋鸡产蛋率提高3%,极大地提高了服务单位的经济效益。
农村科技特派员建立科技园区基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水平。帮助企业、专业合作社建设起各类科技示范基地8个,建成盂县西烟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120亩、平定县巨城镇藜麦种植示范基地200亩、盂县西烟镇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800余亩、郊区旧街南沟村核桃方块芽接示范基地1000亩、盂县西烟镇麻地掌周边玉米绿色防控示范区1000亩。帮助企业制定技术规程,完善各类技术档案,规范管理制度等,为企业实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方案编写、项目实施、检查验收等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提高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农村科技特派员着力开展技术培训交流,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培训资源,通过培训班、宣传栏、观摩、田间演示、印发明白卡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培训,除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外,还带动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一年来,30名农村科技特派员累计开展各类技术服务近千次,培训4640余人次,培养技术能手、种养殖大户60多个,开展科技下乡28次,发放各类农业技术宣传资料6500余份。近期,市科技局还组织科技特派员赴山东青岛参加现代农业学习交流活动,为今后该项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农村科技特派员还强化服务帮困解难,努力提供产业科技支撑。畜牧上,帮助平定华亿养殖公司获得全国“华北最美猪厂品牌”称号。种植上,帮助盂县西烟镇脱贫攻坚,建起我市首个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林果上,帮助郊区旧街南沟贫困村完成了近5万元的核桃嫁接提质增产工程。水利上,帮助蟠龙湖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建起受控式集装箱循环水系统养殖鱼场。蜂产业上,帮助平定县岔口乡三个贫困村建立起2500箱的标准化养蜂示范基地。类似这些直接支撑产业发展的项目共计实施50多项,吸引资金投入近200万元。科技特派员攻坚克难,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
立足提高 开展选派
今年8月,市科技局开展了2018年第二批农村科技特派员选派和服务需求征集工作,经由本人自愿申报,各县(区)、各部门、单位推荐,新申报科技特派员16名,目前我市农村科技特派员人才库已充实至62名。市科技局按照优先主导产业、优先贫困地区、优先园区基地的原则,对照收回的单位技术、管理服务需求,与科技特派员进行了充分对接。经研究,最终确定出第二批30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和服务单位名单,其中新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12人,延续选派的科技特派员18人。其中,岳润庆就是今年延续选派的科技特派员之一。
岳润庆是市植物保护检疫站站长,去年被选派为农村科技特派员后服务于盂县绿丰农业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他常年对盂县西部贫困山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对重大农作物病虫开展统防统治。先后建设了1000亩玉米绿色防控示范区,辐射带动10000亩,确保当地粮食生产安全。担任农村科技特派员以来,他对双斑萤叶甲、金龟子等重大农作物病虫开展统防统治,指导防治面积5万余亩。利用2架无人先进防控器械组织开展防治,防治面积12485亩,支持防治用药90箱3600瓶,均为生物农药;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建设,指导完善了统防统治制度建设和培训场所建设,开展3次培训,累计培训农民110余人次,科技服务成效显著。
此外,今年选派的特派员包括29名个人特派员和1家法人单位特派员,涉及行业领域有蔬菜、水果、核桃、中药材、小杂粮、马铃薯等种植业,生猪、肉蛋鸡、水产等养殖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服务对象共计36个,其中涉及到贫困、低收入村的有18个,占比达到一半,涉及红薯、中药材、小杂粮产业“三带”的有6个,涉及到农业产业重点企业、园区、基地的有8个,优先保证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急需的产业科技支撑和创新能力提升。
探索创新 助力振兴
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是一项创新工作,实施好、落实好该项工作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年来,市科技局严格程序,建立起科技特派员人才库和服务单位需求库;注重实效,做到需求精准、对接精准、选派精准;加强动态管理,建立起特派员交流平台,加强培训提高,注重总结经验,建立考评机制等等,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科技特派员毕竟是一种社会组织,涉及面宽,考核管理工作量大,今后还需要从加强管理、组织协调、经费保障、对接精准、能力提高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使这支队伍真正成为我市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
为此,市科技局积极探索长效机制新模式,推动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新成效。以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为载体,以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为工作突破口,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合作,或通过创办、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等方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各县区加快建立相应运行机制,围绕本区域农村科技特派员开展选派工作,并及时掌握并提供合适有效的技术需求,推动全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向基层区域延伸,形成市、县共促长效机制,成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服务全市“三农”工作的积极性。市科技局设立农村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科技特派员培训、劳务补助、表彰激励、支持特派员创业重点项目等,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高效开展;优先支持科技特派员与服务单位共同申报科技项目,推进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效益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产品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取得合理收益;落实国家科研成果权益分配相关政策,允许科技人员取得合理服务报酬,提高农业技术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调动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我市农业技术基础薄弱,为此,市科技局鼓励科技特派员参与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农村科技特派员这支力量,探索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整合优势资源,努力形成规模较大、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服务组织,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成共享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加强宣传报道,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市科技局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渠道,宣传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的显著成效、典型经验、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增强科技特派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显示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