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把上马坪的老旧房屋进行了修缮,计划改建为村民活动场所。
村里贫困户种植的党参即将成熟,卢昊(右)与村干部在地里察看药材长势。
8月21日上午,郊区旧街乡阳坡村贫困户白引义从土豆田里回到家中。他刚走到家门口,就碰到来家里走访的第一书记卢昊。“哥,你家养的羊这几天咋样?”卢昊问道。“挺好的,我去土豆地里看了看,下午给羊割草。”白引义领着卢昊来到了家门口搭建的羊圈前说。
由于父母年老多病,白引义只能守在家里照顾,不能出外打工,他家成了贫困户。近年来,在对口扶贫单位市统计局的帮助下,白引义和村里的贫困户一起种植干果、水果和中药材,养殖蜜蜂和山羊,逐渐打开了增收门路。
阳坡村由阳坡、上马坪两个自然村组成,总耕地面积212亩,是一个农业小山村,村内无厂矿、土地贫瘠、产业单一,属于贫困村。全村有村民62户152人,贫困户4户6人。
2015年,市统计局接到精准扶贫任务后,立即组织党员干部到阳坡村走访调研。经过调研发现阳坡村致贫原因主要是自然资源匮乏,村集体经济为零。交通不便制约了两个自然村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上马坪的梨、杏等农产品无法运出,影响村民收入。阳坡村有的村民在保安煤矿、旧街煤矿打工,有的以打零工为生。对农户而言,如果家庭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在家庭收入减少的同时,支出也逐渐增加,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阳坡村4户贫困户,有3户是因病因残致贫,其中2户是家中有残疾人,1户是家里有慢性病人。这些贫困户文化素质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使他们只能靠种地为生。
致贫原因找到了,市统计局决定因人因户施策,帮助贫困户打通脱贫增收门路。根据阳坡村实际情况,市统计局帮助村里制定了详细的脱贫措施。在产业扶贫方面,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种植干果和水果树;大力加强养蜂产业的发展,让贫困户学习养蜂技术;与锦丰农业有限公司联系,发展中药材种植,保证村民多种产业一同发展,多渠道增加收入。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村里的4户贫困户共栽植干果和水果树19亩,其中梨树1亩、核桃树11亩、杏树7亩。去年,阳坡村利用互助金购买了20箱蜜蜂,分发给贫困户。由于他们不懂蜜蜂养殖技术,市统计局派驻到阳坡村的第一书记协调旧街乡另一贫困村南沟村,将蜜蜂放到南沟草帽山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代养。每年合作社为贫困户进行分红。市统计局与市锦丰农业公司联系,由锦丰公司提供党参苗木,贫困户在自家田地内种植,成熟后由锦丰公司回购。
今年,白引义告诉卢昊,他以前养过山羊,想继续养殖,但没有资金购买小羊。得知他的诉求后,卢昊向市统计局汇报。最终市统计局购买了9只山羊,分发到贫困户家中,并要求他们在两年内不得销售山羊,滚动发展,逐渐扩大山羊的饲养量。两年后,在保证种群的情况下,贫困户可以适当销售部分山羊。
阳坡村集体经济薄弱,卢昊和村支“两委”认为,只有集体经济不断强大,才能为村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由于村里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少,大规模种植养殖项目很难实施。为此,阳坡村利用2016年和2017年两年的扶贫互助金,引进了21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成功并网发电。在多项扶贫产业的发展带动下,2017年阳坡村实现整村脱贫。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旧街乡的重点发展产业。2016年和2017年,市统计局、郊区文化局和旧街乡共同帮助阳坡村举办了“鲜杏采摘节”。往年吃不完只能烂到地里的1500多公斤杏被采摘一空,村民获得了不少收益。阳坡村还积极联系各类院校和老年大学,组织夏令营团、老年团等到阳坡村采摘游玩,扩大阳坡村的知名度,增加村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