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垴西小区的居民楼经过粉刷,焕然一新。
施工人员安装门头牌匾的底板。
“我们的楼道粉刷以后,焕然一新。”9月底,平潭4区4号楼内墙粉刷工程结束,看着干净整洁的楼道,居民李先生感触颇深。
创卫攻坚工作以来,矿区平潭街街道按照要求,在打造示范点的基础上,在9个社区、1个行政村全面铺开创建工作,通过硬化小区道路、清洗更换门头牌匾、粉饰楼宇内外墙等一系列工程,让辖区居民切身感受到了创卫工作给环境带来的崭新变化。
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创卫工作开展以来,按照示范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平潭街街道以“一街(北大西街)、一路(西河路)、一小区(大垴西小区)、一单位(市自来水公司)样板工程为抓手,以门头整治规划、街道绿化美化为突破,着力打造“四个一”创卫样板。
北大西街东起洪城河,西至河神庙,全长约3公里,是平潭街街道着力打造的创卫示范街巷。街道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多次组织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制定整治项目和方案,对北大西街路段的门头牌匾进行统一整治规划,并就裸地绿化、补植增绿等项目进行了多次设计。目前,北大西街门头牌匾整饰工程已完工、占道经营被取缔、“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取得实效;大垴西小区19栋楼全部粉刷完成;西河路综合整治工程中,街道联合相关部门对5处违建及5处自建房改砖混房住宅进行了确认,并下发了拆除通知执法文书。
在打造示范点的基础上,平潭街街道全面推进辖区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截至9月底,街道及各社区出动工作人员2600余人次,清理垃圾死角233处、清运垃圾420余吨,清理小广告10000余张,集中清运马家坪社区馨康一期32号楼和中环快速路拆迁后遗留的各类垃圾608余吨。
锁定项目,紧抓进度
门头是店铺的“脸面”,也是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创卫攻坚中,街道综合整治的主要工程集中在门头牌匾的统一上,门头牌匾的更新占到项目库内容的95%以上。但门头牌匾该怎样设置,什么样子该换,什么样子该洗?
平潭街街道办主任李永新介绍,根据市容环境规范要求,沿街门店需按照一店一匾的方式设置门头牌匾。但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商户不规范经营,很多门店出现一店多门头的现象。为此,街道办组织各社区工作人员,并联合执法、公安等部门进行了多次集中整治。同时,针对工程中出现的难点、遇到的阻碍,街道设计了《创卫问题直通车》报表制度,社区、街道直通区创建组,区创建组在签收后48小时内回复创卫办或片区迅速落实解决。综合整治中,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到街道进行现场指导,驻地单位也积极配合,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和整治效果。
经过为期1个多月的整治,到9月底,平潭街街道对辖区892处门头牌匾进行清洗和更换,更换完成1700余平方米、180余块,拆除17块。
“现在,辖区门头牌匾改造工作基本完成,老旧小区第一期粉刷工程业已完工。街道一直紧盯创卫各项指标,坚持日程往前排、工作往前赶,才能保证各项工作在既定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李永新说。
加强宣传,多方共建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构建文明健康阳泉”“美丽阳泉我的家 文明创建靠大家”……行走于平潭街街道的大街小巷,宣传展板及健康教育专栏随处可见,一条条醒目的标语不断增强人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在加强宣传的同时,街道办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在每周五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从8月中旬开始,街道、社区、驻地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在每周五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卫生整治工作。区直12家创卫帮扶单位每周与社区、村主动对接,深入商户进行创卫宣传,清理小广告、积存垃圾,动员商户落实“门前三包”等,积极开展创卫活动。
截至9月底,街道及各社区共发放创卫宣传资料5000余份、发放宣传手提袋1000余个、设置固定宣传标语20余条;街道工作人员多次到驻地单位进行宣传动员,争取驻地单位支持;此外,街道还在各社区、村动员发展了400名创卫监督员,鼓励辖区居民对“十乱”现象进行监督、制止、上报。
“平潭街街道是矿区创卫的重点区域,背街小巷、花池、路面、路沿石、树坑和绿化带全是创卫的重点。只有加强宣传,形成氛围,才能动员更多居民参与创卫,共同实现城市面貌的真正改善。”李永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