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在地产业摸爬滚打了十五年,一路做到了营销总监,现在她是寿险公司顾问行销渠道的精兵强将,这样的转型,她用了刚好一年的时间。
从见到她第一眼开始,我就知道这是一位干练独立的女强人。营销经理人身上自带的特质非常明显:目标明确、思维严谨,一旦向她抛出问题,就能感受到她清晰、缜密的逻辑,决不拖泥带水、天马行空,又或者绕来绕去。但又与其它同类从业者不同,F说话温和,言谈举止间,没有因好胜导致的短视和急功近利,多了一分耐性、格局和长远的目光,正所谓讲求品质,大道至简。
从地产业到保险业,对F来说,这样的职涯转型并非是披荆斩棘、历经万难的过程,因为对于她这样的高效能人士,明白大道至简这样的道理,就能在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相互关系中游刃有余。
在职场中拼了这么多年,F早就有了一份光鲜的简历,但作为“行业白板”加入保险公司,历经大浪淘沙般的面试,也还真是头一次遇到,并且幸运地成为千分之五,F笑着回忆这段经历。在长达1个月的职前培训期里,F经历了200余小时的课程操练,从知识架构、职业态度、销售技巧到工作习惯,每个环节都接受了高强度高负荷的指导训练。这样几近严苛的培训体系把F的心境练就出了铜墙铁壁,遇事泰然处之。
与传统的保险代理人渠道不同,顾问行销渠道的出发点是以家庭需求为导向,也正因如此,他们被称作“寿险规划师”(Life Planner,简称LP)。LP往往需要与一个家庭建立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合作关系,成为一个家庭中可被信赖的重要角色。要达到这个理想预期,F和她的伙伴们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只有这样,客户才会坦诚地将自己的财务状况、家庭关系甚至是人生规划具实告之。基于充分的信任与沟通,LP会依据实际情况和专业判断,量身定制家庭保障规划:评估家庭风险和责任,在产品库里做精妙的组合搭配,最终设计出一套之适合你的家庭保障规划,此后,每年的保单检视将会根据家庭财务状况的变更做进一步评估,提出调整建议。让一个家庭的资产配置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这不仅一项技术活儿,也是一门艺术。
F和她的伙伴们,用时间和精力构筑了全新的保险行销体系:聚焦客户需求、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归根结底,是在传递一种“爱与责任”的理念,而有时,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不仅是慰藉,也是启示。从今年十月起,“爱的手书”在顾销渠道全面铺开,LP会在客户投保时提供一个保存记忆的空间,将客户写给家人的书信保留至理赔、满期或指定日期,也将在日后履行承诺,把书信亲手递送给接收人。多数寿险保单的理赔意味着被保险人死亡,F说,大部分书信都是父母写给孩子的叮咛和嘱托。在这之前,“生离死别”这四个字,对于平安健康的普通家庭,只是一个尽可能回避的修辞。

一封父亲致女儿的信
对F来说,这是一段收集温暖、百感交集的旅程
现在的F已逐步从行销职逐步向管理者的角色过渡,一切都按照她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与计划进行。F带了一位徒弟小G,跟一年前的她一样,也有高学历、高收入的光鲜简历,同是保险业的“白板”,刚刚通过一轮轮高强度高负荷的面试和培训。很显然,F是一位“严师”。
小G拿下的第一单,F是全程陪访的。从梳理客户名单、电话约见、到三次面谈最终签单,F全程参与。F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观察他在实际开展业务时的状态,帮助他快速成长。小G的客户是典型的中产阶层核心家庭,丈夫是家庭经济支柱,太太全职在家掌管家庭财务大权,夫妻二人对家庭财务管理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对各类金融工具的理解也绝非不清不楚。在第二次面谈的时候,掌管家庭财务大权的太太拿来一摞保单,要求小G来比较一番,说说他制定的这份家庭保障计划相比而言有何优势。尽管在培训演练中模拟了类似的情景案例分析,但紧张的情绪明显影响到了小G接下来的交谈。F不慌不忙接过那一摞保单,逐一对比保障范围、风险缺口、条款内容、服务差异,并最终道破顾销代理人最重要的差异性也是最突出的优势,就是以整个家庭需求为导向,制定相应的保障计划。单一的、未经组合设计过的产品与之相比,就像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品和装在独立瓶罐里的调味料的区别。
终于,在第三次面谈的时候,客户决定投保。F坐在一旁,坚持让小G亲手接过客户签了字的投保单,小G的笑容里有十足的成就感。这金额不算小的一单对小G来说,是个不错的启程点。多年的管理者经验让F对这种“进退之道”拿捏得相当精准,她清楚,这份保单对一个家庭的意义以及对新人小G的意义。“一定要在压力当中,控制好紧张或气馁的心魔”也是小G在这一单中悟到的启示。
我想,用创业者、事业家这样的词语描述F、小G、还有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位,是非常贴切的。这些来自各行各业勇闯沙场的职场精英,跳上创业这班隆隆而来、没有终点的列车,放弃的或许是稳定的高薪高职,收获的却是另一番人生体悟。
责编 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