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汾酒赋采风作品汾酒赋采风作品

汾阳杏花村采风记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张德恒 发布时间:2017/12/28 17:51:10

丁酉冬至前一日,余受邀赴汾阳杏花村酒厂参观。予也寡陋,原以汾阳杏花村汾酒集团不过区区一厂而已,有何佳境,乃值专事参观?逮至其地,方知旧之臆测全无一合,斯厂也,实造中华酒业之极致,而匪特山右一省之王牌也!

        是日也,天寒地冻,残雪犹存,而受邀之二十余嘉宾俱皆欢欣鼓舞,以为生平乐事曾不是过。徜徉其中,诸君或拍照留念,或语笑言欢,既纵目而远眺,亦沉吟而流连。唯季切冬令,杏树但余枝柯老干,然厂区时见塑料杏花、桃花,慰情胜无,颇协雅趣。

        厂中导游云:“汾阳杏花村酒厂,占地近五千亩,职工一万三千余人,厂中匪特擅制佳酿,且职工住宅、子弟幼儿园及小学、酒都宾馆、活动中心及电影院等设施俱全。酒厂员工,不出小区半步,衣食足用,住行无忧。”闻其语,不禁感叹:真乃今之桃源胜境也!独恨余无陶令妙翰,不得撰“杏花村记”以颉颃前修。

        中午饮馔颇盛,而尤堪憶者乃白玉汾酒、玫瑰汾酒。至若竹青酒,历年饮之已多,其性甚熟。自当择觅新知,以快平生!

        午后游观汾酒博物新馆,事毕,集团张总琰光先生组织嘉宾会谈研讨。推原此次参观,乃由“汾酒杯”赋文学大赛启源。张总既慨近年三晋文事不振,亦叹政事多乖,煤商炭贾,横行无忌,晋人形象,貌寝于今。于是发奋扬厉,欲起而自振,藉此次赋文大赛,恢宏三晋文化,以俾世人知吾三晋有人有文,非特煤黑铜臭也!至若藉此推扬汾酒品牌,实乃余事也!张总发愿甚大甚正,举座莫不扼腕振发,誓为山右文化贡献绵薄!乃有山西经济日报屈总建龙继言此次大赛过程,徐师建宏点评参赛稿件内容质量,并申赋学要义七点。其后,诸作者各抒怀抱,各表寸衷,集思广益,美善骈臻。至余发言,忽感今日坐谈之盛,颇类当年重阳之滕王阁雅集,而尤奇者,张总琰光,屈总建龙,正应“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之句;徐师建宏,陈公刘峰,恰合“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之典。矧以王勃,占籍河东,且为赋学宗师乎?余思已及,余言遂出,众皆欢喜。

        其日晚餐,复饮汾酒,独恨玫瑰汾酒未及吾桌,停杯投箸,茫然四顾,而侍者莫知吾意,竟以磁碗一罗相奉,殊可怪也。

       次日晨,诸人登车就道,驰返晋阳,归程之上,徐师建宏献唱山西民歌数首,泥滋味,土气息,扑面而至。坐中人多有唱酬,此不一一。

        抑有可述者,此行得晤白平老师,话及戚先生事,增我感性认知,来年或可再成数文以弘扬戚先生之学也。噫,斯亦可喜也!

         作《汾阳杏花村采风记》,时在冬至后二日也。

 

张德恒(男) 《山西大学赋》 河北唐山人,吉林大学文学硕士(2008—2011),山西大学文学博士(2014—2017),现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主攻先秦经史、中古文学、清代词学、民国史、古琴学。出版《梦溪笔谈注评》(凤凰出版社,2009年初版,2016年重印)、《山河逸响:民国山西琴人传》(三晋出版社,20168月版)等著作五部;在《中外文化与文论》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在《光明日报》、《中华辞赋》、《山西日报》、《山西市场导报》、《太原文化》等刊物发表诗词文赋数十篇。


责编 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