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打通任督二脉 力促货畅其流

——我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新探索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3/7/31 8:59:00

在新发展理念的有力指引下,我省现代物流业乘风破浪,在转型中谋变,在逆境下破局。图为山西汽运集团旗下武乡县快递物流分拨中心的分拣仓库。本报记者 王蕾 摄 



百业兴旺,物流先行。现代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当目光聚焦山西,可以看到产业基础、区位交通等一些传统优势在“闪光”,但仍迫切需要依托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既有资源优势重组整合、倍增放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现代物流业在山西集聚了新的能量,变得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物流业如何抓住机遇、主动融入新一轮协同发展战略?如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前往我省部分相关企业寻找答案。


找准“脉门”,多式联运扩大山西对外“朋友圈”


7月10日上午,位于长治市潞城区的潞铁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内一片繁忙,两列满载煤炭和电石泥的列车即将从这里出发,驶向齐鲁大地。


作为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大型综合物流基地,该园区把物流、商流、铁路等结合起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畅通煤炭运输渠道,实现终端价格优势。


忻州市的矿泉水,如何给深圳人带去清凉?黑龙江海伦市的大豆又如何摆上山西人的餐桌?答案就是:多式联运。如今的山西,已形成多方向物流通道、铁公水空四种运输方式协同配合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物流大通道一条条成熟起来、一天天愈发通畅。多式联运的不断深化,打破了山水的阻碍,也成为我省打造陆海新通道的最优选择。


记者了解到,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我省开行中欧班列的第6年,在两者交相融合中,山西对外“朋友圈”在持续扩大。


5月下旬,一列由50节车厢组成,满载汽车配件、制造机械等商品的中欧(中亚)班列从侯马市驶出,开往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这是我省南部地区首发至中亚国家的班列,它让我省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合作往来进一步深化。


目前,我省中欧班列开行线路已达10条,共开行698列,形成辐射“一带一路”沿线13个国家28个城市的外贸格局。时效比海运快、成本比空运低、运行稳定通畅,多式联运以其独特的优势让山西在全球货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解决痛点,网络货运引领产业数字化升级


动动手指,订单就来了——近年来,随着网络货运平台行业快速发展,绝大部分货车司机结束了以往四处“扒活”或通过熟人介绍的接单模式。他们通过平台接单,货源订单更可靠,收入也有了一份保障。由于业务合规化的提升,只要司机够勤快,接单越多钱就赚得越多。


事实上,大力推动网络货运行业发展,也是我省推动现代物流业数字化、智慧化升级的重要抓手。作为我省现代物流旗舰企业,华远国际陆港集团在2020年成立了华远陆港网络货运(山西)有限公司(简称华远网络货运公司),并同步上线“陆港通”网络货运平台和“陆港运”多式联运平台。截至目前,其规模和质量均已接近国内头部企业。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网络货运行业迎来新的挑战:在平台能力建设方面,要有开拓进取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平台安全管理机制方面,要有高效的安全和应急管理能力。在此背景下,山西网络货运数字产业园的成立,不仅为物流企业提供平价高质的网络货运系统,还能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政府管理运营“智慧大脑”。


“我们与各油气公司、金融机构、保险公司都有合作。过去企业做传统物流,数据价值发掘应用难,但如今企业转型到网络货运之后,平台上数据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不需要实物抵押,将企业在平台上的应收运费、应收账款等真实数据作为信用抵押,就可去银行申请贷款。”该产业园运营方——山西小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雷颢说,“我们有一个切实的体会,就是随着运营体量的不断增大,银行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好,手续费还越来越低甚至免费。这就是‘集聚’的力量。”


千举万变,其道一也。以服务为核心,整合运输链上下游,促进市场和行业发展,通过技术深化提升网络货运本身的商业价值,助力产业数字化与产业升级。不难看出,经历了几年发展演进,尽管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有智慧的引领,已然让山西物流迅速跑遍天下。


深度发力,结合自身优势放大视野走出去


不难看出,现代物流体系已成为提高循环效率、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点。近年来,我省不仅立足本土发展现代物流业,还秉承“放大视野走出去、互利共赢谋发展”的新理念,助力建设西北物流大通道。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整个西部地区工业生产能力越来越强。但是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运不便捷,空运价格又非常昂贵,产品如何走出西部甚至走出国门,一直是长期困扰该地区的发展难题。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区和战略性能源储备区。打造西北物流通道,对于加快‘西煤东运’等战略的实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汽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均国说,“作为华远国际陆港集团现代物流转型的‘排头兵’,汽运集团立足我省与西北三省二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需求,以打造资源互补、产业互通、优势互联的西北物流双向通道为目标,以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营体系为主营模式,结合企业优势进行布局与建设。”


在前期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研判后,今年上半年,汽运集团成立工作专班,赴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推进“西北物流通道建设”工作。聚焦物流的降本,通过不断提升多式联运运输比例及运营能力,持续优化运输结构,实现西北物流通道的降本增效;聚焦枢纽效能的发挥,通过布局甘肃、河南以及山西三大物流枢纽基地,持续拓展西北物流通道延展辐射能力;聚焦资源互补,通过我省主焦煤、氧化铝、铁矿石等优势产品的“西进”与疆煤的“东输、南下”的市场需求,实现资源互补;聚焦产业互联,以物流为纽带,实现我省与西北区域产业链互联、供应链互通。


记者了解到,汽运集团目前已构建起每年“疆煤东运”500万吨以上、我省优势产品“西进”300万吨以上的西北物流双向通道。未来,该集团将持续推动资源要素的集聚,促进西北物流通道向绿色、高效发展。


现如今,现代物流业已经逐渐打通我省高质量发展的“任督二脉”,更多的压力测试和昂扬斗志正涌动不息。山西现代物流业进一步深耕发展的路线图已渐渐显形,让规划变为实景还需接续奋斗。相信随着我省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现代物流业必将成为我省推动转型发展、增强产业活力、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强有力支撑。


短评:


加快构建全省现代化物流体系 


在中鼎物流园纵览我省中欧班列的辐射地图,在潞铁物流产业园感受现场的繁忙,打开“陆港通”平台看着上面源源不断的订单,聆听企业家对自身优势和未来布局侃侃而谈……采访中,记者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产业的集聚效应逐渐显现,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山西智慧物流、绿色物流等现代物流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快速发展。


物流,被称为经济的血脉,被视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物流强大,则“血脉”强劲、通畅,将为肌体带来源源动力,加快全身循环。于民,它事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企业,物流条件、物流成本正是投资兴业的重要考量,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很难想象,如今的人们离开了快递、外卖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资料显示,从总量支撑的角度来说,一个GDP就要3.4个物流量来支撑;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带来的效益应该是5000亿到6000亿元。物流业是服务业当中重要的产业,大概占全部服务业的15%左右。物流业每增加6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服务业增加1个百分点;物流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新增10万个就业岗位。


正因如此,近年来我省愈发重视物流业的发展。今年2月21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西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贯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一年强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提升”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八大工程和30项任务,标志着我省相关物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毋庸置疑,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发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契机,我省要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要大视野谋划、大力度推进,不断拓展物流大通道,提升货物集散疏通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同时,积极推进资本市场、金融机构联动,建立起多元化融资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形成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合力。


总而言之,只有聚焦长远目标、秉持最高标准的同时,细化任务、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一年接着一年干,才能走长走久、步伐稳健,更好服务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全省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大局发挥更大作用。


本报记者 王蕾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