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因为担当,让绝望变为希望
“这六年来,每天头晕、心慌,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心脏在左起伏跳动,病魔随时都可能夺去我的生命,现在我刚做完手术,所有症状都没有了,我感觉我重生了,谢谢山西白求恩医院心内科的医生们,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8月3日,在山西白求恩医院心内科病房,贾师傅激动地说。
今年50岁的贾师傅,来自吕梁市石楼县。说起他的故事,还得回到6年前,一直以来贾师傅在当地做收卖核桃的小买卖,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但也还算丰衣足食。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影响了他们一家,2014年10月,正在走村窜巷收核桃的他,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村民和家属赶紧把他送到了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看了贾师傅的病情,建议赶紧去上级大医院看看。
当时觉得山西医疗水平有限,家人们决定带他去西安一所大型医院看看,经过一系列检查,诊断贾师傅患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肺动脉高压,当时考虑已无手术指征,建议药物保守治疗。不甘心的贾师傅一家又辗转到北京一所大型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就诊,再次检查后,医生仍判定他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只能选择药物维持生命,而且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贾师傅一家彻底绝望了……
这6年来,由于丧失了劳动能力,本来还过得去的家庭,一下子没有了经济来源,还有三个孩子要抚养,贾师傅家成了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今年7月,贾师傅一家听说山西白求恩医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正在共建区域医疗中心,武汉同济医院专家赵春霞担任山西白求恩医院心内科主任。抱着再试最后一次的想法,贾师傅一家来到了山西白求恩医院心内科,找到了赵春霞主任。“我们仔细对患者进行了评估,虽然疾病经过这6年的进展,但仍有一线希望进行手术,而且他心脏已经十分肥大,随时都在威胁生命,只有把他没有关闭的动脉导管封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问题,手术虽然不一定100%成功,但最差也是他手术前的样子。”
在其他医院都判了“死刑”,真的还有希望吗?贾师傅一家人开始犹豫不决,到底要不要做手术呢?“与其看着病情越来越重,不如搏一把,最差也就是老样子,赵春霞主任团队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手术方案和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我们放心!”贾师傅一家终于作了决定。
“我们决定先尝试着把封堵器放到动脉导管未闭的位置,如果患者身体不能耐受,或者肺动脉高压没有明显改善,这就证明患者不适合手术,我们也会取出封堵器。”赵春霞介绍,我们紧急联系了武汉同济医院结构性心脏疾病专家周强教授来医院指导手术,8月1日上午8点,患者进入导管室,经主动脉造影明确动脉导管未闭的位置后,建立轨道,送入封堵器,造影示封堵器周围无残余分流后,测得肺动脉压下降明显,很快恢复到正常值,贾师傅身体也能耐受,我们果断释放封堵器。封堵后,超声证实封堵处无残余分流,患者胸闷、心慌症状立马好转,手术成功且完美。
“区域医疗中心就是好啊,以后我们看病也不用再去北上广了,家门口就能看好疑难杂症!明天我就能出院了,现在我特别有劲,心不慌了,头也不晕了,而且困扰我6年的‘心病’也好了,以后我也能干点力所能及的事了,现在大家都在脱贫奔小康,我们也不能总戴着贫困户的‘帽子’呀!”贾师傅高兴得像个孩子。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