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介休市介休市
去“金色义棠”馆尝尝贝贝南瓜、去“大美龙凤”馆品品红心苹果、去“连福人家”馆饮饮核桃露、去“洪山古镇”馆闻闻手工制香……9月22日丰收节当天,在介休市绵山镇坂地村,一排展馆前人潮涌动,十个乡镇卯着劲展现自家的丰收特产,赚足了眼球。
这是介休市庆祝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十大活动中的一项,“庆丰收、迎小康”展会。活动现场设立了十一个农产品展馆,包括一个综合展馆和十个乡镇展馆,全方位展示了介休市现代农业的各色产品。现场人头攒动,货品琳琅满目,观众品尝赏鉴,笑声连连。
“乡村歌会聚人气、发展论坛谈规划、农耕教育谋未来、乡镇长访谈谈底气……”介休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永峰谈到介休的系列活动如数家珍,“今天的展会就是看效果,看乡村振兴战略在介休大地上落地生根之后,结出了怎样的丰收硕果!”
在综合展馆内,直播带货活动也在进行中,主播向直播间网友介绍了小米、石磨面、枣花蜜、洋槐蜜、荆条蜜、醋等多种精挑细选的介休特色农产品,众网友抢券“秒杀”,互动不停。直播间内弹幕、热赞刷屏,短短不到两个小时,众多线上产品被抢购一空。
农产品有特色,得益于介休市产业扶持政策。介休市每年拿出1500万元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号召企业家主动转型,35亿元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建立食品加工六大产业体系,培育出省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3户,“忠明”核桃露、“长寿湾”小米等品牌已经家喻户晓,凌云铁皮石斛精深加工填补省内空白,畅销国内。
会场内外,农民朋友用刚刚收获的辣椒、红薯、玉米、高粱等各种新鲜的优质农产品,将展馆、街道装点得五彩缤纷,喜气洋洋,倾情地展示说不尽、道不尽的丰收喜悦。
“我种了20多亩柴胡,今年是第3年,一亩地估计能产120.30公斤,每公斤70-75元左右,算下来抛了成本每亩地净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和过去种玉米相比,咱们收入是翻了一番了!日子越过越红火,对我来说,坚持种植中药材的信心更足了!”绵山镇河村村民李来生谈到自己的事业,激动万分。
今年以来,介休市主动融入晋中“百里乡村振兴廊带”平川示范片区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一园四带”战略,即打造一个万亩中草药现代产业园,建设“精品农业、休闲观光采摘、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农旅融合”四条富民产业带。而绵山镇的很多村民,就从原先玉米种植等传统产业中投入到了中草药种植当中,并尝到了甜头。
一边是特色农产品展、直播带货,一边是农民欢声笑语、载歌载舞。丰收节当晚,介休市“庆丰收、迎小康”文艺演出在欢快喜庆的丰收锣鼓声中拉开帷幕,铿锵有力的鼓点奏响了农民丰收的乐曲,敲响了新时代农民的希望。
“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山西省杏花奖获得者、著名歌手毕宏伟在晚会上唱响了《珊瑚颂》,他向介休的老百姓送出祝福,“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甜,在小康路上越走越带劲!”
介休籍青年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刘文涛受邀带来的《总书记来到咱们家》等歌曲,面对镜头,她倾情为介休代言。她感叹,介休的天更蓝了、乡村更美了,要向全国观众发出邀请,共赏“大美介休”。
产业要强起来,农民要富起来,环境也要美起来。介休近年大力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推动垃圾集中处理、污水专项治理等行动,成为山西唯一“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被评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而介休丰收节主会场坂地村,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好看、好吃、好玩,让前来参加丰收节的游客嗨起来。“看了介休特色的文艺演出,品尝了张兰牛驴肉、城关豆腐、绵山中药茶等美食,现场感受丰收的喜悦真好!坂地村变化真大!以后我们要常来。”市民张女士高兴地说。
“坂地村实施了道路硬化、上下水改造、旱厕改造、煤改电集中供热等工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我们已经向文旅产业转型,让更多的人来这里吃、住、玩!”坂地村支部书记温锦滨收获了“介休市十佳农民”的称号,也是坂地村“复原旧村遗址、打造特色民宿”的领路人。他谈到,能够顺利地盘活旧村土地,得益于晋中市开展的“五地一产”入市改革。
“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是增加集体收入、改善农民收入、盘活存量土地的金钥匙。介休市在推动改革上不遗余力,硕果显目。截至目前,全市农村集体合同规范率达99.25%,增加农村集体收入9700余万元、农民增收2400余万元,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的大道越走越宽广。
在晚会上,介休市委书记张鹏向面对疫情迎难而上的广大农民朋友和“三农”工作者表达感谢,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后,介休市将把增强全市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己任,重农、强农、爱农、支农,为全市“三农”事业发展凝聚广泛共识、汇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