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县围绕“大美古城”建设,突出“一路一景观,一村一主题文化”目标,建管并重、标本兼治,倾力“提质”上档,着力建设与国际旅游城市相匹配的城乡环境。
以“建”提品位。针对城市建设欠账大的实际,把加快建设、改造作为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方面,启动了总投资50亿的31个城建重点项目。特别是以“现代建筑、平遥元素”为主题的康宁街建筑立面改造工程正紧锣密鼓施工,曙光街和火车站建筑立面改造同时启动。县城区环古城东路和西路等4条道路的门头牌匾“五统一”工程,以及总投资5800万元的108国道服务区建设已完成基本设计,即将全面实施,等等,有效改善了城市面貌。
以“管”树形象。不断创新完善城市管理机制,与深圳华侨城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委托华侨城集团进行景区管理;与华为集团进行合作,引入“智慧城市”管理理念,提升现代城市管理水平;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通过招标将城区所有街道保洁交由北京和浙江两家专业保洁公司管理,全面提升城区保洁水平;实施平遥古城天面整治,整治不协调建筑天面4182处、75469平方米,其中:拆除225处、1540平方米;整改15处、4852平方米;喷涂蓝色彩钢瓦2386处、56998平方米,喷涂红色墙面、防水屋面1556处、12079平方米;喷涂电力箱体设施84台,清理杂物1106处、375立方米;在部分村探索建立了垃圾“上门收集、定点倾倒、集中处置”工作机制,做到长效常态保洁。
以“点”求突破。按照打造样板、形成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在全面整治的基础上,每个乡镇确定2-3个重点村,围绕六化目标,结合地域特色,融入乡土文化,进行重点培育。目前,绝大多数已制定乡镇提质总体规划,部分村内墙面喷涂、文化上墙设计绘画等工作已经铺开,特别是襄垣乡桑冀村、洪善镇洪善村、白家庄村等一批提质典型已初步成形。此外,“十要十不要”文明公约以各种形式深入人心,助推居民素质提升,从源头上提升城乡环境水平。(张晓)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