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五种能力 五大作用
以“六六创安”提质增效工程为载体,着力提升打击犯罪、治安整治、安全防控、矛盾化解、源头治理“五种能力”,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作用、群众的主体作用、科技的支撑作用、网格的基础作用、责任的保证作用等“五大作用”,努力提高平安晋中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提升平安晋中建设水平
织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关键词:七网并建
针对治安防控体系条块分割、力量分散、基础薄弱的问题,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网、重点部位防控网、社区(村)防控网、重点行业防控网、重点人员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信息网络防控网功能,加快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实现社会面防控动态化、部门区域合作常态化、网上网下治理一体化,切实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关键词:十项制度
按照“六权治本”的要求,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严格落实宪法规定的政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制度,建立涉案财物移送、管理和上缴制度,健全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落实执法办案全程录音录像制度,落实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以信息化建设为龙头深入推进阳光执法、阳光司法,强化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全面落实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度,切实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全面清理各类执法司法考核指标,确保执法司法权在法治轨道内运行。
唱好司法体制改革“重头戏”
关键词:试点契机探索
抓住太谷县被列为全省首批改革试点单位的契机,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深化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完善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接待的便捷机制,探索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办理回避机制,深入推进重点案件集中评查,引导信访群众依法按程序反映自己的合理诉求。推进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工作,探索建立刑事和解制度。推行“七人一中心”模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
打造法治晋中新载体
关键词:法润晋中
充分发挥“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和功能,在全市开展“法润晋中”系列行动,使崇法向善、循法而行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举办法治建设专题研讨班,办好领导干部“法治大讲堂”。组建普法讲师团,启动“普法志愿者”项目,深入开展“基层巡回讲法”活动。加强法治文化主题广场等固定性阵地载体建设,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形成集聚辐射效应。市、县两级全部开通长安网,开办“晋中法治网”,加强群众性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业,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采取“以案说法”形式,对农村干部、涉农部门负责人普遍开展专项法治培训。深入开展地方、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工作,充分调动全社会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树立晋中政法队伍新形象
关键词:一创双争
鼓励和保护群众实名举报司法腐败行为,建立干警违纪违法案件集中通报制度,全面查找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廉政风险点,建立健全廉政风险分析预警机制和处置机制,对违法违纪行为敢于抡锤子、下重锤,形成对执法司法腐败的强大震慑。组建业务领军人才、专门型人才库,有重点地确定一批潜力人才,为优秀人才开辟“快车道”。组织开展以“创建人民满意的政法基层单位,争当办案能手、争办精品案件”为内容的“一创双争”活动,让优秀干警脱颖而出。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