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要闻要闻

2014年晋中市植树造林推进林业生态市建设回眸

来源:晋中新闻网 作者:李喜涛 发布时间:2015/3/12 9:22:49

又是一年春来到。在这春风劲吹,大地复苏,万象更新之际,翘首回望2014年全市植树造林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可谓“万树千山挂,红紫斗芳菲,杨柳依春风,掩映绿波中”。去年以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双百公里林果带、千里林业生态圈”这一主线,坚持“大手笔投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施工、高质量打造”和“因地制宜、因树制宜、合理密植、节约用地”的原则,增绿增收并重,造林造景并举,在推进林业生态市建设中加速实现兴林富民。我市在全省造林绿化和综合督查工作中,名列全省一类市,造林绿化工作持续在全省处于领跑地位。

据统计,去年全市共完成造林50万亩,占省计划的189.1%,市计划的100%。完成高速公路、旅游公路及河道沿线绿化90公里。完成植树1000万株,其中义务植树500万株。新育苗8.8万亩,完成33项市级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全市林木绿化率增加1.1个百分点,达到34.2%。太谷县顺利通过省级林业生态县验收,全市已有6县(区市)通过省级林业生态县验收,达标率和达标数均居全省榜首。尤其是在城乡造林绿化、产业提质增效、巩固绿化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强推进力度,持续加大造林绿化步伐。市委、市政府按照省政府要求,不断强化行政推进力度。市委书记张璞把听取年度任务安排、履行义务植树、不定期督查和市四套班子集体督查作为固定程序,坚持不懈。他要求全市林业工作要继续保持目标不变,决心不变,投入不减,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全市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水平。市委副书记、市长胡玉亭提出造林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树种”和“治安警察”,要求常抓不懈。去年清明前夕,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市区机关干部、部队官兵、社会各界500余人在市城区北山绿化工地参加义务植树。各县(区市)主要领导集中精力抓林业,在行政推动、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极大关注。据财政部门统计,去年,全市共投入各类林业建设资金13.77亿元,其中国家和省财政投入2.17亿元。全省森林抚育、干果经济林和太行山区造林绿化技术培训先后五次在我市举办。省人大先后两次在我市调研造林绿化和种苗生产,均给予高度评价。

——加强社会参与,持续增加林业发展后劲。一是全面启动市县公益林补偿制度。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县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的通知》,将“建立县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启动县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纳入了年度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目前,全市11个县(区市)均启动了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二是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与市财政局、人保财产公司和人寿财险公司,积极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据统计,全市已签订保单342万亩,占申报面积的85.2%;三是启动推进干果经济林政策性保险。市政府出台《晋中市政策性果树保险实施方案》,3年内实现果树保险全覆盖;四是启动中幼林抚育财政补贴试点制度,我市中幼林抚育实行市县财政补助制度,在国家补助基础上市县两级每亩再补助100元(其中市级补助20元,县级配套80元);五是积极探索购买式合作造林机制;

六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市政府拿出100万元对市级生态庄园示范园进行命名和奖励,全市新培育市级林业专业合作社50个,市级生态庄园58个,累计达到978个和513个,累计吸引社会资金近百亿元。同时,市绿化委员会继续在全市开展市级林业生态乡镇创建活动,市级“五创”活动,零排放单位、企业、家庭创建活动和认建、认养树木林地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全社会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加强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市委、市政府继续实行市级重点工程制度,以山系、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平均每项规模达2000亩以上,到目前,33项市级重点工程基本完成。市城区北山绿化投资7000万元,实施“2122”工程,即完成人工造林2万亩,完善封山育林1万亩,完善提高已造林面积2万亩,拓宽硬化林道20公里。据统计,全市共实施市级重点工程104项,总规模达到80余万亩,带动全市平均每年完成造林合格面积40万亩以上。同时,促进了规模开发和提质增效,国家和省级任务80%以上集中连片治理。截至目前,全市新造林3万亩以上乡镇12个,万亩以上乡镇18个,全市有20个乡镇达到市级林业生态乡镇标准。

——加强安全防控,持续巩固造林绿化成果。目前,全市共建成41个野外图像采集点,监控面积达到482万亩。组建县乡森林灭火专业队60支2000余人,组建市直森林消防灭火专业队3支200人。新修森林防火道路1000公里,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98起,没收木材28立方米,活体树木6株,行政处罚101人次,行政罚款85.9万元。有害生物防治面积达到6.35万亩,防治率97.5%。无公害防治面积6.16万亩,防治率94.6%。实现了火灾次数、受害面积、违法占用林地和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四下降”目标。

如今,在我市的城乡随处走一走,便可看到田野中漫着绿,村庄内盖着绿,河道旁透着绿,道路边裹着绿,城镇乡村处处被绿色包围,绿色已成为晋中山川田野的主色调。(李喜涛)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