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场馆建设要力争获得建筑奖,所以必须严格把关各项措施,做到责任到人。谁出问题,谁负责,确保‘三馆’质量。”在6月15日下午的例会上,“三馆”项目总监高林付要求建设单位严把质量关。
位于北部新城的晋中市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走进项目现场,一块巨型的“三馆”效果图展示板赫然入目,三座正方体建筑物外形风格迥异。其中,科技馆与图书馆建筑面积大小相似,同为1.9万余平方米,从外观看,两馆建筑科技元素极强,结构较为复杂。博物馆内因同时涵盖档案馆,所以场馆面积较另两馆略大,从外形看,整个场馆成回字形建筑结构。
沿着展示板向北走,三座大型场馆建设项目映入眼帘。它们的位置呈一字形,从西到东依次为科技馆、图书馆和博物馆。记者在现场看到,三座场馆建设目前仍处于地下施工阶段。工程部经理王晓飞说:“目前,科技馆和图书馆的地下垫层部分已经完成,这个星期将进行场馆防水和地梁铺设作业。由于三座建筑是晋中市最为复杂的建设项目之一,所以,我们更要加快工程进度,严把质量安全,保证项目在年底前完成主体封顶。博物馆的施工图纸较另两馆晚出来一些,所以工程进度略慢。按照现在的速度,工程将于两个月内完成地下建设任务。”
“三馆”将来的布局如何?会有哪些功能?王晓飞告诉记者:“图书馆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内部设有密集书库、电影院、儿童阅览室、美术厅、报告厅等设施;科技馆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内部设置为展示厅、报告厅、培训室、实验室等;博物馆(档案馆)为地上7层,地下一层,该建筑由2个馆组成,西侧和北侧建筑为档案馆,其余部分为博物馆,内部设有藏品库、公共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设施。”
三座场馆作为晋中市建筑史上的盛举,它们不仅满足了百姓的呼声和愿望,更填补了晋中城市功能上的空白,并为进一步加速晋中太原同城化,构建最强人文内涵核心城奠定坚实的基础。(雷昊)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