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要闻要闻

晋中:构建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 创建文明城市

来源:晋中日报 作者:闫春晖 发布时间:2015/6/24 9:20:33

诚信是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而市场的诚信程度则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我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大力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广泛开展各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活动,鞭策后进,鼓励先进,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规范市场环境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在深入开展规范市场环境活动中,市工商局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遗余力地打假除劣、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创新消费维权机制,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一是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完善流通领域重要商品市场准入、商品抽检信息共享、不合格商品退出制度,推进流通领域商品经营者自律,健全重要商品质量抽检结果公布、消费预警提示机制。突出质量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商品和经营主体,开展“靶向式”抽检,推广应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信息平台,实行商品质量抽检和后续处理网络管理,推进假冒伪劣商品信息网上共享和联动监管。二是强化重点领域消费维权,突出家用电子电器、服装鞋帽、装饰装修材料、交通工具等重点商品和服务领域的热点问题,依法严厉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对消费者投诉集中、频次较高的经营者,采取警示、提示等方式,指出问题,督促整改;对投诉突出的重点行业,联合行业主管部门约谈经营者。上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重点检查儿童用品专项行动,检查内容涵盖包装、标签、警示标识是否符合商品质量安全标准,标签、警示标识、3C认证标识等是否齐全,是否注明生产厂名和厂址,是否在商品包装上配有中文说明等,共出动执法人员401人次,检查儿童用品经营户150户。三是加强12315体系建设,落实新修订的《晋中市工商局行政管理机关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机构工作规则》要求,及时接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咨询,规范12315工作行为,提高12315工作效能,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处理回访机制。

据了解,全市工商系统正积极推进12315“五进”工作,即12315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景区,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严格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六个规范”和“五个统一”的创建标准,扎实推进、规范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基本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城乡、协调有序的消费维权网络。目前,全市共有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1561个,我市正以诚信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服务窗口形象促进文明城市的创建。

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老百姓安心

为了保障市民“菜篮子”和“米袋子”的安全,我市针对诚信缺失、公德失范问题,深入开展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市场整治组各成员单位围绕食品、药品、成品油、天然气、餐饮、美容美发等重点领域开展规范经营、校园周边治理等专项行动。广大经营者牢固树立起了“先做人,后做生意;先经营服务,后经营商品;先为顾客,后为自己”的市场观念。在文明新风的吹拂下,我市商界经营者们已经养成了诚实守信、文明经商的好习惯。

农村食品安全是监管的薄弱点,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整顿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根据国家、省有关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的通知要求,市食安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工商局联手在全市集中开展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即严厉打击无证无照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资格,重点取缔“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严厉打击销售、使用无合法来源食品和原料的违法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采购活动,重点是食品小作坊、小超市、农家乐、小餐饮、小摊贩,并将农村食品流动摊贩或向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供货的游商纳入监管范围;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侵权仿冒和“五无”食品违法行为,规范食品包装标签标识管理;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两超一非”等劣质食品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过程,重点打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违法行为,查处销售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食品或以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原料、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通过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着力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切实解决和消除当前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

在市城区,晋中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5月7日起,对城区13所中小学校园周边存在问题进行整治,共派出20余人及4辆车对市城区内有问题的中小学校进行专项调查整治。整治过程中,工作人员以教育劝离的方式为主,对于那些屡教不改拒不配合的小摊贩和店主则处以暂时没收物品的处罚。经过3天的整顿,学校周边的小摊贩几乎绝迹,店外经营情况好转,市容环境明显改善,为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 (闫春晖)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