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面对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我市冷静分析,科学应对,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十条措施,打响了全市挖潜增收的战役。通过加强重点税种管控、强化总部经济和关联企业税收监管、规范建筑工程领域税收管理、突出房地产业税收拉动及完善综合治税、提高征税效率等有效措施的实施,探寻和挖掘财政增收的源头活水,从而保障各项事业的稳健发展。
转变观念 将财政增收统一到政府主体责任层面上
“税务策划是政府部门的责任。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强化责任,不仅要制定税收目标,还要积极寻找税源,研究解决财税增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税务策划,市委副书记、市长胡玉亭多次、反复强调,并作出安排部署。
8月10日,财政收入挖潜增收动员令在全市下达的同时,财政收入挖潜增收十条措施同步全面启动。市政府要求各部门及各县(区市)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肩负起税务策划的责任,改变以往财税收入单纯靠税务部门的观念,将财政收入增收工作统一到政府主体责任层面上来,紧密配合、相互协作,形成全市挖潜增收的有效联动体系。
动员会后,市级各相关部门明确了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建立了牵头部门联系协调机制。各县(区市)则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国税、地税部门全面开展了风险排查、风险评估,并对重点企业、房地产和建筑业等行业的涉税情况开展税收专项评估,采取案头审核、走访约谈、按月比对分析等措施,及时发现风险疑点,提升税收风险管理水平,堵漏增收;其次对欠税企业建立台账、制定追欠计划,采取税源监控、限领发票、电话催缴、欠税公告等手段加大欠税清理。在此基础上,税务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集中开展了综合治税工作,充分调动社区、街道、办事处的协税积极性,同时国税和地税部门还在办税大厅互派工作人员,互设办税窗口,联合办税,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挖潜增收是一场财政收入“保卫战”,要切实做到组织严密、环环相扣。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相关部门的严密管控下,挖潜增收十条措施稳步推进、效果初显。8月份当月地方公共税收收入完成4.31亿元,同比增收2409万元;9月份当月完成地方公共税收收入5.52亿元,同比增收1971万元。
内生发力 挖潜税源培植壮大本地“财源”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如何精打细算过日子,千方百计生财聚财?我市财政收入挖潜增收措施从十个方面挖潜税源,有效防止了“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为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注入了活力。
做好重点税种管控,提高收入质量。煤炭行业是我市的支柱财源,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四成以上。针对煤炭资源税改革后周边省市税率较低,部分煤炭企业采取异地注册销售,异地纳税,导致税源流失的问题,我市采取了以产量控税,挖掘煤炭企业税收的措施,由国税、地税、煤炭部门积极建立数据比对机制,通过对煤炭企业产量、销量、库存、税收等相关数据比对,及时发现问题,杜绝产销量与纳税额不符的问题;并由税务部门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建立相关纳税评估模型,进一步加强依法治税,落实税源管理责任;同时市县两级政府进一步加强煤炭企业监管,杜绝煤炭企业异地注册销售、异地纳税,对已发生的积极进行追缴。
强化总部经济和关联企业监管,阻塞漏洞。因总部经济因素导致税收流失也是影响我市税收的一个问题。比如,有些企业总部在市外,而生产基地在市内,因统一在总部核算,造成了本市税收流失;还有的企业生产基地在市外,总部在市内,核算在生产基地,也会造成本市税收流失。针对这些问题,我市采取了以体制控税,挖掘总部经济税收的措施,要求税务部门将掌握的相关企业的行政管理体制、销售体制、财务核算体制等情况报送当地政府,由政府责成相关部门协助税务机关理顺此类企业纳税机制并进行税款追缴。
规范建筑工程领域税收管理,加大行业监管。首先将近五年来重点工程项目立项、中标、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提交税务部门,税务部门依法确认相关税种纳税义务发生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其次,国税、地税部门互通信息、协调配合,根据工程项目采购的大宗材料物资,着重核查供货企业的发票开具和申报纳税情况,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对发生偷逃税款的企业,税务部门则提请本级政府责成相关部门协助进行追缴。
此外,我市在十条措施中还采取了以房产控税,挖掘房地产业税收;以土地控税,挖掘企业用地税收;以信息控税,挖掘股权转让税收;以信用控税,挖掘欠税企业税收;以票据控税,挖掘零散税源税收;以凭证控税,挖掘医药行业税收;以管理控收,挖掘政府资产收益等措施,着重突出房地产税收拉动及完善综合治税,努力将投资增长点转化为税收增长点。(孔德青 白昌华)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