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拆了这些地锁,大家的公共空间,怎么能让个别人占用!""我不安地锁,车就没地方放!"8月26日上午,在老军营小区北区,居民们分为两"派",激烈地争执着。半个月间,老军营小区的地锁如雨后春笋般泛滥,引起居民们的强烈不满。当社区组织拆除时,却遭到车主阻抗。
拆锁
8月26日上午9时,老军营街道办请来工人,在小区二社区干部配合下,共同拆除地锁。该小区北区,崭新的地锁密集地安装在地上。两个工人拿着斧头、锤子砸地锁,五六分钟便能拆掉一个。看到地锁被拆,一名阿姨说:“拆得好!公共空间凭什么让少数人占用。自从有了地锁,老人和孩子出门都得小心翼翼,唯恐被绊倒。”另一名女士说:“小区空间本就是大家的,谁先回来谁停车。安了地锁后,这很多空间被白白浪费了!”
老军营小区二社区主任冀瑞芬介绍,连日来,常有居民前往街道和社区反映地锁问题。社区调查后发现,小区内已是“三步一锁”,处处是地锁。尤其最近半个月,更在小区里刮起一阵“安装地锁风”,一个人带头安,别人也趋之若鹜。地锁带来两大危害,一是公共空间被少数人占用,另一个是带来安全隐患。所以,街道和社区决定联合拆除。
阻挠
没想到,拆除行动刚开始,就遭遇阻挠。一名80多岁的老太太站在自家车前,不让拆除地锁。工作人员不断劝说,但老太太的情绪非常激动。还有一名60多岁的老爷子也闻讯赶来,看到自家的地锁被拆,生气地说:“为什么拆我家地锁?要拆就全拆了,如果只拆我们的,我下午就再安上!”
一个安装了地锁的居民说:“其实,小区居民的车辆并没有那么多,很多外来车辆在小区临时停放,占用了小区居民的停车空间。要是社区能给我们解决停车问题,我就赞成拆地锁!”
在拆除了9个地锁后,由于赞成拆除地锁和反对拆除的居民情绪都太激动,拆除工作只能暂停。
探索
社区主任冀瑞芬说,老军营小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小区,公共空间较少,随着社会发展,已出现停车空间和居民活动空间紧张等诸多问题。而少数居民占用共同区域安装地锁的行为肯定不合适,街道领导也表示一定要拆除。但仅仅拆除地锁已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她将把情况反映到街道,共同协商出更为合理的处理办法。
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山西世锦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姚志英。她说,《物权法》明确规定,业主对共有区域享有权利,不能为少数人所占。老小区没有统一的物业管理部门,社区作为实际管理单位,有权利阻止这种任性的“圈地”行为。
对老小区因公共空间资源较少而带来的“圈地”现象,姚律师提出,我市的一些老小区已开始尝试解决问题,也许他们的办法能为更多老小区提供参考。那就是,社区对小区居民实际保有车辆进行调查,并划定车位,小区居民作为业主,可停入。而外来车辆进入小区,则采用登记和收费制度,依照物价部门的统一规定来收费。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小区居民的车辆有车位停放,也不会导致公共空间被少数人占用,引发更大的居民矛盾。
(记者 侯慧琴 实习生 武子琦)
法律链接
《物权法》第七十条: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第七十二条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第七十三条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第七十四条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