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路,南起五一广场,北至胜利街,是条饱经沧桑的老街。先来说说五一路的历史演变。从现存的太原地方志可以看到,金元的时代,太原东郊坊铺相连、人流熙攘。这里就是五一路的前身。

到了明代初年,晋王朱我 (即明太祖朱元璋的四皇子)的老丈人永平侯谢成在给自己的女婿选一块风水宝地建王府时,一眼看上了太原城东郊这块繁华热闹之所,于是把这一块地方圈入了新建的太原城中,这条昔日的东关古道就成为了晋王府直达承恩门 (此时太原城的南门)的大道。

清代中叶,承恩门大街改称“新南门大街”。辛亥革命爆发,太原义军由新南门占领太原城,为了纪念此次义举,新南门改称“首义门”,新南门大街也易名为 “首义门街”。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修筑了一条南接首义门街,北通松花坡、红市街与新民中街的水泥马路,取名“新开路”。至此,五一路的雏形基本形成。

太原解放后,太原人民将新开路、首义门、松花坡、精营中正街、新民头条、新民五条拓宽新建,于1955年9月20日完工。为寓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之意,取名“五一路”。
如果说有 “太原之最”,那么五一路应该就是太原市最早问世的通衢大道了。








太原市五一路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街,如今,那一座座完全采用传统工艺建造的具有民国建筑特色的仿古院落正在崛起,让关注这座城市关注这条道路的人们充满了期望。
漫步于五一路街头,从气势雄浑的五一广场到工厂毗连的胜利街,上下千余年积淀下来的沧桑感,像陈年的酒一样醉人心脾。
综合网络
部分图片来源张向东用图片纪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