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喜迎十九大 太原新形象 > 脱贫攻坚脱贫攻坚

山西脱贫攻坚再战再胜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魏贵富 发布时间:2017/10/18 9:56:00

2016年,山西57万贫困人口脱贫,1900个贫困村退出,脱贫攻坚首战首胜。今年,我省脱贫攻坚成效如何呢?10月12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聚焦深度贫困,凝心聚力攻坚”新闻发布会上再次传出捷报,我省攻坚深度贫困再战再胜。骄人的成绩从何而来?

聚焦重点破解难题根治穷根

脱贫攻坚,重点在哪里?重点就是最困难的地方,最困难的人群。虽然这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但是,我省就在坚定信心从最难处攻坚。我省从36个国定贫困县中,确定生产生活条件差、农民人均收入低、“三保障”任务重的临县等10个深度贫困县为区域攻坚重点;从7993个贫困村中,确定“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需整体搬迁的3350个深度贫困自然村为工作攻坚重点;从144.2万农村贫困人口中,确定家庭主要劳动力失去能力的28.47万深度贫困人口为群体攻坚重点,由此锁定攻坚目标。

整村搬迁是解决深度贫困的有效办法,但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怎么办?我省采取精准识别对象、新区安置配套、旧村拆除复垦、生态修复整治、产业就业保障和社区治理跟进“六环联动”的办法,统筹解决“人、钱、地、房、树、村、稳”等七个问题,由此破解搬迁难题。我省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全省3350个深度贫困自然村的整村搬迁任务。到今年8月底,全省已开工建设集中安置点1102个,竣工596个,工程进展总体顺利。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造成贫困的一大根源。为了拔除穷根,我省着力攻坚“支出型贫困”,省级每年投入11.7亿元,合力构建“三保险、三救助”政策体系。现在,对慢性病门诊医保目录内费用按病种限额100%报销;住院医保目录内费用实行“136”兜底保障,即县域内、市级、省级住院费用个人自付费用总额分别不超过1000元、3000元和6000元,目录外费用医疗机构控费,商业医疗补充保险报销85%,住院总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90%以上,由此切断病和贫的关联。


生态脱贫产业脱贫成就显著

我省生态脱贫工作在全国领先。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对我省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我省的做法是,实施退耕还林奖补、造林绿化投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林产业综合增收生态脱贫“五大项目”,带动贫困群众多渠道增加收入。到8月底,今年163万亩退耕还林落地到户149万亩,4.3亿元奖补资金兑现到户,惠及8.2万贫困户。58个贫困县2400多个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承担260万亩造林任务,6.2万贫困劳动力参与,已经完成222万亩,贫困劳动力务工收入2.2亿元;吸纳1.9万贫困劳动力为护林员,年工资收入6700元。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150万亩,惠及20万贫困户,户均年增收500元。

我省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制定“五有”产业扶贫机制标准,即贫困村有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贫困户有项目、有技能。到年底,我省将确保实现50%的贫困村有龙头企业带动,30%的贫困村有股份合作经济组织,100%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有增收项目。我省设立总规模21.6亿元的扶贫周转金,撬动金融资本支持特色产业扶贫;新增10个电商扶贫示范县,农芯乐电商扶贫覆盖全部贫困县,村级综合服务网点达11184个,覆盖贫困村2500多个;建旅游扶贫示范村132个。

在产业扶贫中,我省特别抓了光伏扶贫,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2015年开始试点,累计建成村级电站712座、地面集中电站18座,全部并网发电,惠及2000个以上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7万多贫困户受益。今年9月份又编制光伏扶贫2017-2019年三年实施方案,总规模218万千瓦。明年上半年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后,我省总装机规模将达到300万千瓦,可带动7000多个贫困村获得集体经济收入,保障28.47万深度贫困人口增收。


抓保障抓投入抓帮扶取得实效

住房安全和孩子上学是贫困户最为关心的大事。为此,我省采取保障措施加以解决。今年启动实施农村危房危险土窑洞改造专项行动,将全面完成58个贫困县2.86万户农村四类对象危房改造任务。针对贫困家庭子女上不起学的问题,省财政投入3000万元,设立教育扶贫个人资助账户,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募捐及受助学生家庭储蓄,定额资助初、高中和高等院校在读贫困生,目前已在10个深度贫困县全面铺开。“雨露计划”对贫困学生应助尽助,资助42305人,补助8461万元。

在脱贫攻坚中投入是关键。我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今年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达到69.64亿元,其中中央安排32.56亿元,增长50.6%;省级安排16.61亿元,增长50%;市县安排9.12亿元,增长25.8%;县级安排11.35亿元,增长147.8%。

全省拿出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30.5%,共11.76亿元,倾斜支持10个深度贫困县。到8月底,58个贫困县实际整合资金71.4亿元。我省推广“五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到9月底,全省新增扶贫小额贷款65.6亿元,受益贫困户13.8万户,贷款增量进入全国前列。

我省狠抓脱贫帮扶工作,“六个帮扶”落地见效。以市为单位实现经济强县对10个深度贫困县帮扶全覆盖;14户省属国企合作帮扶37个贫困县,1194家民企合作帮扶1854个贫困村;全省新选派116名年轻干部,做到58个贫困县与金融机构双向挂职全覆盖;省级三级医院与深度贫困县医院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帮扶;省示范高中、重点职业院校与深度贫困县公办普通高中、县级职教中心对口帮扶均取得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