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喜迎十九大 太原新形象 > 转型升级转型升级

汾河景区19年来首次大修,快来看都有哪些地方改造了!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0/12 11:00:56

汾河,太原人的母亲河,经过太原市政府的不断治理,汾河景区已经成为太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在闲暇时期,人们都会去汾河公园散步、遛弯。沙滩上,孩子们开心地撒着欢儿,南北长20.5公里的汾河两岸秋色正浓。


今年1月20日,太原市启动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管理全面提升行动,决定用两年时间,从道路交通秩序、违法建设、占道经营等10个方面对城市进行综合整治。汾河公园景区环境整治,是10项重点整治内容之一,这意味着,陪伴太原市民19年的汾河景区进行景区建成之后的首次大修和综合提升。



汾河景区有哪些变化?


开辟6处风筝放飞区域


以前放风筝的地方只有一处,春天放风筝的人多,尤其是到了周末,大家挤在一起,老是会出现风筝线缠绕在一起的情况。人多地方小,难免会存在安全隐患。

让市民们开心的是,汾河景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启动后,景区管委会结合市民需求和景区现状,又多增加了6处风筝放飞区域。

从今年2月份开始,汾河景区就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南内环桥以北景区开阔的广场、绿地进行实地考察,在不影响游人游园和市内交通的情况下,新开辟了部分风筝专用放飞区域。目前包括之前已开辟出的风筝放飞区域,汾河景区共有7处风筝放飞区域,分别为:

区域一:汾河东岸,迎泽桥南100米处往南至汾河景区沙滩碧水广场。

区域二:汾河东岸,迎泽桥北100米处往北至汾河景区双环广场。

区域三:汾河东岸,汾河湿地公园芳草渡广场(胜利桥北700米,山西林业学院对面汾河湿地公园内)。

区域四:汾河东岸,汾河湿地公园轮之舞广场(胜利桥北2公里)。

区域五:汾河西岸,迎泽桥南100米处往南至梨园余音广场。

区域六:汾河西岸,迎泽桥北100米处往北至晋汾鼓韵广场。

区域七:汾河西岸,汾河湿地公园沙滩(柴村桥以北1公里处)。

走访7处风筝放飞区域看到,每一处都有明显的指示牌和放风筝注意事项的温馨提示牌。汾河公园轮之舞广场风筝放飞区域就设在景区的草坪里,形态各异、颜色鲜艳的各式风筝高高飞起,每一次风筝的摆动都能引来草坪上撒欢奔跑的小朋友们阵阵欢乐的笑声。


龙灯完成落架大修


夜幕降临,在汾河景区水面,一条黄色金龙踏浪前行、巍峨挺拔,在彩色灯光的映衬下,这里成了龙城最抢眼的景观。建成于2002年的汾河景区“中国巨龙”景观灯组,目前已成了市民眼中的汾河名片。在此次汾河景区综合整治中,龙灯迎来首次落架大修。



该景观灯组头向北,尾朝南,金黄的龙身,红色的龙鳞,全身呈飞舞的运动姿态,在龙身处飘着几朵蓝色祥云,龙爪高高举起。

对于太原市民来说,这里不仅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情结。‘中国巨龙’景观灯从建成以来,每年都会进行灯路维修、供电线路维修更换等基本维修。受十几年风吹日晒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中国巨龙’景观灯的骨架已经严重受损。为了使它重振雄风,景区对中国巨龙进行了落架大修。中国巨龙”景观灯全长126米,龙头最高处达16米,龙尾高7.5米,龙身跨度20米,最大直径2.7米。中国巨龙”全身用20余吨钢筋与钢管搭建,共计用八锦绸布近3000平方米。

此次对“中国巨龙”景观灯进行彻底大修,把以前龙灯采用的3700个普通白炽灯泡,全部更换成了8000个LED灯,不仅光源密度增加了一倍,能源消耗也只占以前的二分之一。其次,“巨龙”的外衣也由原来的八锦绸布更换成了更加结实耐用的缎面材料。除此之外,“中国巨龙”下部基础还进行了巩固,对于受损严重的部位进行了彻底更换。

现在,全新的“中国巨龙”已经改造完毕,这条“龙”在汾河中逆流而上,动感十足。


新建10公里塑胶健身步道


近几年,随着汾河景区不断向南延伸,这个贯穿太原市主城区的文化旅游景观长廊,还是健身爱好者的首选锻炼点。在汾河公园里健步走,已经成为一种城市时尚。

作为此次汾河景区综合提升的最大亮点,9月13日,太原市汾河公园内,全新的塑胶健身步道已铺设完成,市民正在步道上健步行。据了解,该步道北起汾河公园东岸迎泽桥北500米处,南至南内环桥以北500米处,全长2.5公里,宽1.5米。



铁栏杆将换成花岗岩


为防止游人跌落水面,在汾河景区建成之初,汾河西岸胜利桥至南内环桥段就设置了铁质栏杆和铁链锁进行围护装饰。作为本次景区综合提升重点内容之一,今年对西岸主园园路、栏杆进行全面改造。汾河景区西岸胜利桥至南内环桥段约5公里园路。园路由水泥地面更换为美观的压花混凝土路面,河岸沿线约2000根铁质栏杆更换成寿命较长的花岗岩栏杆。


维修40余座公厕


为了方便市民,汾河景区40余座公厕将“提质改造”,其实自今年开展城市管理全面提升行动以来,市住建委汾管委已对景区进行了6次全方位、无死角式的大排查、大整治,其中对40余座公厕的供水、供电管线,洁具、配套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维修,市民到景区游玩如厕更方便。


为了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整治景区乱象,市汾管委推出具体整改举措,具体如下:


1、在管理宠物、自行车方面


在景区各个入口处安排监察队员在岗,从源头上制止游客将宠物和自行车带入园内的行为。同时,各中队巡查车辆将加大巡查范围,延长每天的巡查时间,一旦发现遛狗和骑行游客,将及时劝其就近离开景区。此外,建立共享单车存放点,将景区内的共享单车收集存放,并联系共享单车平台的负责人集中运走。


2、在管理游人乱摘乱采方面


景区种植树木、植被主要是从观赏的角度出发,不论是开花还是结果,都是为了美化城市。在果树病虫害期间,还会相应地喷施农药,因此并不适合食用。下一步,将在明显位置设置警示牌进行告知和警示,希望游客不要采摘。同时,在景区有其他功能性的植被区域、果树区域、游客投诉有采摘行为的区域,安排人员全天值守,加强管理。


3、在管理钓鱼方面


监察队将东西两岸暗涵按照各中队实际进行了划片管理,责任到人,将队员定岗定责和车辆流动巡查结合起来,采用疏堵结合、集中教育的形式,集中整治违规钓鱼行为。


综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