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喜迎十九大 太原新形象 >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双创大潮涌三晋 —— 我省双创工作助力经济发展纪实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张晋生 发布时间:2017/12/4 11:26:00


山西唯美诺众创空间全景。(资料图片)

“‘汇集众小,方成众大。你们汇聚众多小微企业,形成专业制造产业链,不仅使创新有了载体,还创造了可观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快三个月了,李克强总理来视察时讲的这句话,我依然记得清清楚楚,这是对我们创业创新的肯定和鼓励。”11月28日,长治唯美诺双创基地董事长杨洪涛一边介绍,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了他们的高档节能门窗、雾霾净化路灯、彬汇全景VR应用、长治久安人工心脏研发制造等项目,“这些项目都是9月4日李克强总理来视察过的。”


话音还没落,同行的省发改委工作人员又接过话茬:“今年9月18日,国家发改委调研组又来唯美诺调研双创典型经验,目前已形成调研报告,拟在全国推广呢!”


山西唯美诺众创空间是山西双创企业中的一个典型。在山西省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各类新兴市场主体不断涌现,创业创新热潮高涨。截至目前,山西全省市场主体数量达到203.36万户,累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36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逐渐成为煤炭资源大省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加减混合”激发市场活力


为加速我省双创步伐,我省推出“加减混合算法”。


“减法”清障去冗,让双创事业轻车简行。2015年以来,我省通过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清权减权,先后清理减少行政职权事项5343项;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大同、阳泉、晋城、朔州、忻州、晋中、吕梁等7个地市均已启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工作,首张电子营业执照于今年6月在转型综改示范区工商局发出;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取消对公司最低注册资本数额、首次出资比例、货币出资比例、出资期限等方面的限制,努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


“加法”叠加优势,让双创事业步入快车道。今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转型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省发改委作为全省双创工作的牵头部门,充分发挥全省推进双创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进一步明确职责、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各级各部门积极作为、合力攻坚,在推动出台政策措施、打造支撑平台、构建良好生态、营造双创氛围、支持示范模式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同时,省政府设立100亿元的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4亿元中小企业创投基金,1亿元小微企业扶持基金,50亿元民营企业创新转型投资基金,重点支持煤基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创业创新企业提供结算、融资等一站式系统化的金融服务;全省共组织创业培训4.8万人,培训后成功创业9578人,带动就业2.87万人;制定出台《山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若干规定(试行)》,初步搭建“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省发改委主任姜四清告诉记者,政策、平台、资金、技术、人才“加减混合”叠加发力,我省双创氛围日趋浓厚,双创平台明显增多,双创主体增长迅猛,草根创业创新突出,双创市场活力大增。


品牌“孵化器”拓宽发展空间


“现在全省双创形势一片大好,随着一系列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我们将在长治地区再复制两个专注于生产制造企业的众创空间,将唯美诺打造成品牌创业服务商并引入资本,实现上市,成为双创领域实体经济领跑者。”唯美诺双创基地董事长杨洪涛介绍说,唯美诺将逐步打造成一个双创孵化品牌,为更多创业创新人员提供成长的“温度”和“湿度”。


在山西,像唯美诺中小企业双创基地这样的创业平台、创新基地不断出现。


在今年的《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楼阳生省长特别提到,“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多层次培育双创主体,支持创建双创示范基地,加强创业创新政策支持,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省委省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不断出台政策、搭建平台、整合资金、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双创服务优化,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各类双创支撑平台快速发展;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学府园区双创示范基地成功入选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成为我省首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各市依托传统开发区和高新区等园区,着力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创新活动集聚区;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纷纷参与建设,双创平台进一步向服务化、精细化、专业化转换。


双创平台的迅速发展,也催生了大量优质企业,还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11月30日,记者在太原理工大学智能控制创新实训基地看到,许多青年学生围坐在操控平台前,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型号的机器人元件,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创始人李卫国老师介绍说,“我们为一校三区的学生搭建了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同时辐射到山西省其他高校,甚至全国很多兄弟院校,一起开展工程应用双创教育。”

“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进我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省选择创业创新基础较好、特色明显、具备示范带动作用的县市区、高校院所和企业,加快建设一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发改委朱处长介绍说,目前已给予示范基地建设补助资金支持2000万元,正式认定了12个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其中包括9个区域示范基地、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2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启迪(太原)科技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太原清控创新基地)1个企业示范基地。


精细化、品牌化、专业化的双创基地,成为我省双创产业“孵化器”,使得双创企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双创大潮催生众多新业态


在我省双创工作快速推进的时候,山西省第二届双创活动周于今年9月15日—21日隆重召开,活动周共展出330多个项目,举办19项活动。山西“创享行”双创沙龙、异想天开电视栏目、“晋商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农业农村领域“五小竞赛”活动、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2017“创客中国”山西省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充分展示“双创”成果、推介“双创”典型、汇聚“双创”资源、厚植双创文化,有力助推了我省双创事业的良性循环。


借助“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今年1-7月,我省技术交易合同总额完成71.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4%,其中技术吸纳70.17亿元,主要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2017年1-8月,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超过规模以上工业2.5个百分点。


数据虽然枯燥,却也最有说服力。


三晋大地上,创业创新的星星之火已初显燎原之势,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大数据等新技术产业化加快,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移动医疗等新业态迅猛发展,O2O、移动支付、个性定制等新模式蓬勃涌现,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在唐尧虞舜生活过的沃土上,双创正在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