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伟 秦虎伟)近日,随着忻州市党政千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动员大会的召开,忻州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进入了关键时期。忻州市是山西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横跨山西省东西,历史上素有“晋北锁钥”之称。但忻州市发展并不平衡,是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从2010年繁峙县率先成功创卫至今,忻州已有12县9镇成为国家卫生县城(乡镇),数量之多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
忻州创卫 提升软实力 建设宜居宜业美好家园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智慧城市、文明城市的集成创建,即忻州老百姓关注的“五城联创”。而“五城联创”的出发点和基础则在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上。2016年5月26日,忻州市委书记李俊明在会见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专家时指出,“忻州的城市定位在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宜居、宜游、宜业,不盲目求大、求洋、求怪。要着力打造城市综合环境。”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是忻州市委市政府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味、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重大决策。即是民心所向、民生所求,更是城市发展的迫切要求。它能使我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变得更加完善;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政府管理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居民健康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彻底改变城市脏乱差的旧面貌,使我们城市变得碧水蓝天、天人合一。创卫后忻州的天将更蓝、水将更清、人们心情将更舒畅!一个美好的宜居宜业家园正呈现在我们面前!忻州创卫 助力解决老百姓民生工程忻州地区左右分别是吕梁山、太行山两个连片贫困区。在山西全省119个县(市、区)36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忻州14个县区中就有11个贫困县,2223个贫困村。所以说创卫也是忻州35.33万贫困人口和310万忻州父老乡亲万众瞩目的期待。忻州市郑连生市长表示, 忻州创卫将兼顾居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大布局。作为忻州市首个创卫成功的繁峙县,也一直力求在“便民利民”上不断完善。2012年,繁峙县投资800多万元升级改造了滹源大街、西泰集贸两个市场,实行全封闭仓储超市化运营模式。当地老百姓一致认为“集贸市场整治以后,环境比过去好多了,买东西心情也舒畅了。卖东西的坐在有地暖的市场卖货,好像自己的身份也一下子提高了。”“要抓住工作重点,增加公厕和集贸市场的数量并合理布局,迅速启动农村改旱厕工作,搬迁改造屠宰场所,集中整治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消灭病媒传播载体,不断提升群众的知晓度和满意度。”李俊明书记说。创卫中,由旱厕改为水厕,是衡量创卫的重要标准。以前由于旱厕没有冲水设备,更没有下水道或分解处理粪尿的设备,夏天“臭气熏天”。而创卫后的厕所,干净、卫生,极大的方便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忻州创卫 助推忻州旅游经济走上快车道有好环境才有好项目,有好项目才有好经济!由于忻州基础设施差、历史欠账多、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以前来忻州搞旅游发展、搞投资建设,给人感觉总是脏乱差。如今,忻州从乡镇到县区再到市中心,陆续创卫后,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我们要按照全要素、全领域、全方位,甚至是全天候的这样一个思路,打造忻州旅游产业,同时要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真正把忻州的旅游资源的优势变成发展的优势、富民的优势”。李俊明书记说。投资环境的好坏是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因素。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既增强了城市的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又营造了正能量的内在文化。环境好了,人们才愿意来;环境好了,人们心情才舒畅。要有招商项目来,除了有一颗热诚的心,还要有崭新的环境,让客人耳目一新,这样才能有投资的欲望和信心,好环境带来了投资者的信心,好环境也赢得了他们的尊敬。一个好的环境体现了一个政府务实的态度,一个好的环境更是让政府推心置腹拿出好的“环境”来接地气,让更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快速引进,实现双赢,共享环境经济新成果。所以,创卫时不可待,我们需要一个这样难得的环境。同时,忻州将抓住创卫机遇,通过“五城联创”,依托五台山世界文化遗产和佛教圣地的“龙头”地位; 以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一线为“龙身”;以芦芽山的自然山水和生态文化旅游为“龙胸”;以开发黄河、汾河、滹沱河、桑干河和四大温泉、高原天池为“龙水”,打造新型“龙”型旅游格局,助推忻州经济快速发展。忻州又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富民优势,通过高铁枢纽这篇大文章使忻州城区真正成为具有辐射能力的新型城市。创卫为“龙型”旅游格局打好了基石,而高铁枢纽又为“龙型”旅游格局注入了“强心剂”。忻州旅游将借创卫契机,走上新的快车道!忻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正在牵引着一个崭新的忻州融入全省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忻州创卫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环境卫生的改善,也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责任编辑:韩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