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网讯(马有明)12月20日,全国首家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电子时间银行在青岛正式启用。该电子银行平台以平安医保科技的“城市一账通” APP为独家技术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创新技术,为志愿服务搭建“时间交换”平台,志愿者将服务时间记入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时间银行,当自己或家人朋友需要帮助时,可以支取个人账户里的时间,获得他人提供的志愿服务。平安集团还致力于将该模式深度运用于平安志愿服务管理体系中,颠覆单向输出的常规志愿服务模式,创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益互助形式,以利人利己的价值导向打造具有志愿者内生动力的公益循环生态。
据悉,该电子时间银行以平安医保科技的“城市一账通” APP为独家技术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创新技术,为志愿服务搭建“时间交换”平台,与电子时间银行签约的志愿者,通过申领“城市一账通”App电子社保卡进行实名认证,开通本人时间银行账户后,即可实现志愿服务时间的记录、存取、查询、转让等功能。签约的志愿服务基地可通过“城市一账通App”发布服务需求,志愿者从线上承接服务项目,并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经人脸识别签到后提供服务,活动结束后由基地进行确认和评价,形成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志愿服务运行管理机制。后续志愿者需要求助时,可通过兑换个人账户中的“时间币”获得他人提供的志愿服务。
平安医保科技董事长兼CEO高菁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依据志愿者服务的特点和平安医保科技的业务专长,双方围绕赋能志愿者,服务、开发和运营电子时间银行开展的合作,将为青岛市志愿者服务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同时,作为人社部电子社保卡项目的主要合作方,平安医保科技还将助力青岛电子时间银行模式向全国推广。
据了解,“电子时间银行”技术平台运用了智能认知、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以攻克传统志愿服务管理流程中的弊病和痛点。在志愿者身份识别方面,运用精准度高达99.8%的人脸识别技术,能快速进行面部特征、微表情识别,从而完成志愿者的身份验证和线上签到,当志愿者承接服务时,仅需经过“刷脸认证”方可开展志愿服务。针对志愿者服务普遍存在的任务零散、服务周期长、间歇性和偶发性等特点,平安医保科技利用具有公开透明、信息可追溯、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等特点的区块链技术作为技术保障,以确保志愿服务记录的真实、有效、可追溯。在数据承载和挖掘方面,电子时间银行通过构建志愿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志愿服务管理效率低、持久性不强等问题,还可运用数据整合、分析和挖掘等手段,实现公益领域的数据信息共享化、透明化,并将志愿服务和人社部门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填补数据空白,解决过往数据掌握不全面、缺乏真实性管理等痛点,未来随着数据的线上化和结构化,将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和“智慧人社”建设。
责任编辑:杨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