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忻州 > 环保环保

偏关县大力实施产业脱贫增收工程

来源:忻州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6/14 11:29:00

今年以来,偏关县认真贯彻中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脱贫攻坚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市委“1661”发展战略和“3659”脱贫攻坚策略,以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制定的“12991”发展战略为统领,大力实施产业脱贫增收工程,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以来,偏关县认真贯彻中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脱贫攻坚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市委“1661”发展战略和“3659”脱贫攻坚策略,以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制定的“12991”发展战略为统领,大力实施产业脱贫增收工程,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大力推进杂粮种植增收产业。优化品种,提高单产,扩大种植面积,使以“一薯(马铃薯)、三麦(莜麦、荞麦、藜麦)、三米(小米、黄米、糜米)、四豆(豇豆、绿豆、红芸、豌豆)”为代表的耐旱抗旱型杂粮种植总面积保持在30 万亩以上,全县杂粮基地集成科技覆盖率达到90%以上,杂粮单产水平平均提高10%以上。

二是大力扶持舍饲养殖增收产业。通过基地推动,龙头带动,科技促动,推进舍饲养殖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力争“十三五”末羊饲养量发展到120 万只,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比“十二五”末增长10%以上。

三是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增收产业。抓好以老营为中心辐射关河沿线的日光节能温室反季节蔬菜基地和南北两山旱地日光节能温室集雨微灌生产基地建设,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打造全市设施农业示范县。利用小米、羊肉两种农产品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优势,放大品牌效应,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同时在试种获得成功的基础上积极推广藜麦、363葵花、万寿菊等农作物新品种,改变品种单一的种植结构,提高生产效益。

四是大力发展加工销售增收产业。全力扶持和培育宏钜大磨坊、长城食业、老牛湾醋业等一批环境污染少、带动能力强的成长型、特色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五是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增收产业。规划“十三五”期间干鲜果“一村一品”专业村及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个以上;干鲜果“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2 个以上;到2020 年全县干鲜果栽培挂果总面积发展到5 万亩。同时,结合近年来发展的4 万余亩经济林即将大面积挂果的实际,加强贮藏保鲜设施建设,培育果品加工企业,建立产地批发市场,实现增值增收。

六是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增收产业。借助老牛湾景区在黄河和长城沿线创建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探索谋划关河口、寺沟、柏杨岭、水泉等12个乡村旅游度假区,扶持发展一批旅游扶贫试点村,形成新型扶贫产业。

七是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增收产业。建设光伏+大棚蔬菜、光伏+圈舍养殖和光伏+农产品加工等复合型、入户型光伏电站,力争20个以上贫困村实施光伏扶贫,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八是大力支持电商物流增收产业。力争到2020 年实现全县农村电商运营中心全覆盖,主要行政村电商服务点全覆盖,全县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规模经营合作社、“三品一标”认证主体等电商应用基本全覆盖。(刘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