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忻州 > 快讯快讯
本网讯 刘凤玲,女,忻府区人,2018年海运学校第一期电子商务学员,现任山西格瑞恩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三年来,她领导公司走“企业+车间+贫困户”的模式,共吸纳105名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车间务工,日收入60元至100元。“扶贫车间”让贫困户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等靠要”转变为“自己要”,极大地提振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有担当,为“井沟杏”找出路
格瑞恩公司是为井沟村千亩“百年杏园”量身打造的一家食品加工企业,每年兜底收购井沟村杏果进行加工、销售,同时公司还具备消化周边县市农民900吨杏果的生产能力。
几年来,公司扎根山村,主动担当起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坚持以“生态、绿色、共享”理念为指引,扎实践行忻府区委“民营企业要在产业扶贫上有新作为”的决策部署,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树立起了民营企业产业扶贫的榜样。
与105名贫困群众签订劳动合同,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题;与井沟村57户贫困户签订了扶贫款项入股分红协议,使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分别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2019年1月派专人到村,现场为贫困户发放分红款,并给每户贫困户发放了胡麻油等慰问品。果脯产业的兴起,还带动周边的杨庄村、杨胡村、米家寨村、井沟村、鱼龙沟村5个村的贫困群众也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格瑞恩公司不遗余力地帮助杏农解决“卖杏难”,让社会的温暖、企业的爱心变得真切和实在。
公司在井沟村杏园试种了30亩“尤萨”“兰密”“大玫瑰”等高端杏树种苗,目前已全部成活,预计3—5年后即可挂果,8年后进入盛果期。同时,公司在首期260亩井沟杏园改造项目中,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由公司免费提供高接换优接穗的“新枝条”。为了推进项目建设,公司投入60余万元用于“金太阳”“亚美尼亚”“凯特”等新品种的接穗和人工费用。“以前好多杏因为卖不出去,烂在了山坡上。现在公司给保底,解决了大家的卖难问题。”正在流水线上作业的杨胡村贫困户常爱民满心欢喜地说:“格瑞恩公司办到山村,等于一个产业扎根到了贫困地区,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我们的生活更有盼头了。”
公司受邀参加了山西省2018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忻州启动仪式,并在活动现场展示了果脯系列产品,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
创品牌,格瑞恩果脯销天下
刘凤玲在2018年11月参加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后,深受启发,觉得产品必须有特色,走差异化路子,通过网络推向全国才能让企业有更大的发展,才能让老百姓真正受益。于是,2019年初,按照产销分离的现代企业发展思路,山西格瑞恩食品有限公司营销分公司的大学生团队正式入驻忻州大学生创业园。在创业园区的孵化下,获得了更多的互联网资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让果脯系列产品开始走向全国,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刘凤玲介绍说:“目前,格瑞恩果脯系列产品在成功打入北京、天津、丹东、大连、郑州、成都、温州、海口等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杏脯还打入了朝鲜市场。2018年11月,格瑞恩果脯顺利进入忻州高铁西站超市,成为代表忻州地方特色的一大农产品品牌。”
多年来,格瑞恩公司始终如一地坚持“把先进的果蔬技术精准地嵌入到扶贫工作中”的办厂思路,奋力打通农民增收与现代民营企业融合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我们相信,在企业和贫困群众双赢的道路上,格瑞恩公司一定会走得更好、更远。
来源:忻州日报
责任编辑: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