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有部纪录片“人民币”播出时很火,在第一集当中提到了人民币出现以前的近代化货币史。正是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大清银币“、“袁大头”、“孙小头”、法币和金圆券勾勒出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一幅幅画卷……
钱币收藏为什么受热捧?
能够将一个时代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浓缩在手掌上的,恐怕也只有钱币了。正因为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古钱币成为了大众收藏的热门追求。
如同今天的人民币,全世界1/5的人每天都在接触、每天都在使用的货币。它就像是中国的图腾,有十三亿老百姓相信她,接受她,喜爱她,当她是安身立命之本。上溯一个世纪的“袁大头”,同样浸染了中国人在历史创造中的悲愤、呐喊、激情、喜悦与苦闷。
“袁大头”有人报价230万
“袁大头一直以来深受钱币收藏人士的喜爱,其中不乏高价买卖。民国三年的某些版本更是难能可贵,求之无缘。比如签字版的,现在一枚已经拍到230多万了……”
说着这一番论据的,是坐在我对面的河南籍小伙。88年,属龙,读过一些书,去过大城市,现在在北京打工。
他甚至还罗列了这样的数据,兴奋地问我能不能帮他送拍。还补充着,”上海好几家公司已经联系过我了,估价没有低于100万的”。
鉴定师老姚急了
坐在旁边的老姚按耐不住情绪,抢着说到“你试试10万卖给他,让他挣差价,看他收不收”。老姚一直在文物单位研究古钱币,这次也是我生拉硬拽把他请到宝库网钱币鉴定组来帮忙的,这是今天第二次他冲人说这话了。我知道他是好意,这话说得也对。
我们有时候对一件事容易产生心理预期,当一个人给你的答案与你的心理预期形成落差时,即使是真理你也会怀疑他不专业。当有人顺着你的话说时,你就很容易认同,即使他什么都不懂,是个伪专家。我们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伪经济学家就常说房价会大跌,伪中医告诉你绿豆汤啥病都治。这些话你很容易认同,因为你的心里在作祟,你希望付出很小的成本,获得巨大的利益。
啥样的“大头”价值百万?
收藏,我们我们首先端正自己,才有可能从中得到经济利益。那么,民国三年的袁大头到底值不值钱呢?
有几百块钱的,有几千元的,也有上万的、几十万的。当然,上百万的是很罕见的(数据参考正规拍卖成交数据,私下交易相对会有一些差距)……
几百、几千的
接着是几万的
还有几十万的
给大伙再看看可能上百万的
(品相不同,价格也会有差距,具体可以单聊)
聊聊“大头”的故事
“民国三年,也就是1914年,北洋政府正式铸造袁世凯侧身头像银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袁大头’。'袁大头’一共有四种面值:壹角、贰角、中圆(五角)、壹圆,其中壹圆'袁大头’最常见。'袁大头’是天津造币厂首先开铸造成的,其后南京、广东、甘肃等地的造币分厂也跟着造了不少。它在民国时期甚至更长时间在各地大量使用流通,主要源于其银两分量足、起到信誉保值的作用,壹圆币的标准重量都为七钱二分,按现在的计量方法约为26.7克,成含银量近90%。因为铸地多、铸量大,也出现了许多版别。”其中确实因真伪,品相上不一,加之版本不同,价格存在着不小差异;但随随便便不加判断的拿一枚,就说价值百万,那也纯属瞎扯。
文章来源:宝库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