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斯直)生辰寿诞习俗在忻州由来已久,早成风俗。也就是说,随着一个人出生及年龄的增长,大体都要经过一个特定的节日,以作庆贺。下面分述如下:
一、引月
指一个人处在怀胎期时的情况。从时间上来看,大致是280 天,这时小孩在母腹中,尚未入世,但其对其母在忻州本地则有如下习俗:
1、给婆婆替换鞋样。即媳妇要根据婆婆脚的大小,为婆婆制作一双鞋样,以表示对婆婆的尊敬。
2、忌讳吃酸辣。在生活上,忌讳吃酸辣的东西,以免刺激胎儿。
3、起名。孩子未出生之时,父母就为孩子起名。
二、出生
孩子出生后,主要习俗如下:
1、插草。在门上交叉插上用红丝带紧扎的谷草。谷草上带穗,如果出生的是儿子,还要带葱,如果是女儿,则是不带葱,带蒜。
2、满月内女亲戚若有人探望,一般只能探望一次,若要探望多次,需每日不间断探望,不可断开。
3、扫土炕。即把产妇家里席下的炕土进行简单清扫,以庆婴儿诞生。
4、洗三。孩子出生三日后,要进行一次洗浴活动,用艾熬水。洗浴后,还要“落脐炙囟”。即去掉新生儿的脐带残余,并敷以明矾,熏炙婴儿的囟顶,表示新生儿就此脱离了孕期,正式进入婴儿阶段。
三、过满月和百岁岁
孩子出生满一月后,就要准备过满月。一般男孩子是过“里”,即在出生后28——29 天过;女孩子过外,即在出生后30 天之外。主要习俗如下:
1、喝满月酒。亲朋好友带礼物来道贺,主人家设丰盛宴席款待,称为满月酒。
2、剃胎发。满月时,为小孩第一次剪理头发,称为剃胎发。一般是请理发匠上门,理完后给赏钱。小孩则着新衣。3、移巢。又叫挪窝。婴儿出生后,母亲和孩子不能随便走动,过了满月后就可以了。孩子母亲可以抱着婴儿到别人房间中去转弯,也可以直接到孩子的姥姥家居住多日,称之为移巢,俗叫“挪窝”。此外,还有以下说法:1、过姥姥家。忻州有过满月主要过“姥姥家”一说。也就是说给新生孩子过满月的贺礼主要由姥姥家负担。2、孩子父母干得利。忻州有“生日满月两头费,小夫妻干得利”的说法。也就是说给孩子过满月费用是由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负责,而过满月亲戚朋友等送来的贺礼,则由孩子父母所有。同时,在孩子出生99 天后,还要过百岁岁。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生中一个重大的节日。仪式与过满月相差不大。由爷爷、奶奶主办,姥爷姥姥家给喜钱。亲戚家人参与,并送贺礼。给孩子戴长命锁。长命锁是挂在孩子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忻州民间认为,只要佩挂上这种饰物,就能避灾去邪,“锁”住生命。一般由姥爷、姥姥家赠送。由孩子母亲亲手为孩子佩带。四、过周岁和十二岁周岁也是一个孩子的重要节日,举办形式和过百岁岁相差不大,但多了一个项目,让孩子抓阄,即在盘子中放上果木、饮食、官诰、笔研、筭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初步断其孩子一生之喜好和追求。同时由于12 岁是人生的一个关键节点,表示一个人已从孩提时代步入少年。旧时忻州对孩子12 岁有大过的现象,即邀请家人及亲朋好友参加,还要请上鼓手吹打,比较隆重 。
责任编辑:闫怡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