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忻州 > 专访专访

无愧“良医”名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4/3 11:59:00

    记优秀共产党员、保德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付文国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千古以来,老百姓对“良医”十分仰慕,也对其充满厚望。新时代,人们更渴望有良心的医生、有优良技艺的医生。——题记

在黄土坡上、黄河岸边的保德县,有这样一位土生土长的好医生,以热爱父老乡亲的真诚关爱病人、以共产党员的勇于担当冲锋在抗击病魔第一线、以勤奋钻研业务的精神提高诊疗水平,获得了“忻州市好医生”、“忻州市优秀共产党员”、“五一劳动先进个人”等许多荣誉称号,受到当地老百姓的信赖和称赞,他就是保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付文国。

从进入保德县人民医院内科至今,他已经工作28年了。无论是当一名临床大夫,还是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他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脚踏实地做一名“良医”。

真诚质朴良好口碑百姓传

他是普通农民的儿子,也继承了父亲的真诚和朴实,没有因为是国家挣工资的人了,而有了架子;没有因为是大夫了,而瞧不起就医的穷人。给病人诊断时,他总是问得很细,用眼睛能诊断的绝不用仪器;给病人开药时,他总是习惯性地问问患者家里有没有所需吃的药,如果有就只告诉病人用法。总之,让患者能不花钱就不花钱,能少花钱就少花钱,能用青霉素抗菌的绝不用外国进口抗生素。老百姓看一回病不容易,病一回要花掉很多钱,为此,他不但要帮他们节省医药费,还要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保德这个地方,民风粗犷豪放,农村百姓有个头疼脑热的大多不重视,扛不住了才来就诊,所以县医院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较重,而且很多来自农村,他们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所以面对这些病人和他们的家属,他会格外耐心。

几十年如一日,他的真诚质朴换来的是百姓的称赞和信任。上下班路上,不光城里人,不少乡下人也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每天查房,患者会主动向他报告身体恢复情况;挂号窗口边经常传来“挂个付文国的号”的声音……这些感动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时,他感触良多:一整天也没个人找咱看病,咱还当这医生做甚了,说明咱不称职。这么多老百姓信任咱,这才是对医生最大的奖励。

以身作则一线工作勇担当

由于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工作业绩突出,他从住院医师逐步晋升为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自1999 年起先后担任内科副主任、大内科主任。任职期间,他以身作则,带领着内科全体医护工作人员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始终将病人的需求放在首位,狠抓医疗护理质量不放松,强化管理措施,并不断创新。大内科无论在就诊人次、住院人数、抢救成功率、就诊好转率、床位周转率、经济效益,还是在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诊疗技术水平方面,县医院大内科直为县内所有医院的佼佼者,整体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也得到了保德和周边县同行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2003 年“非典”肆虐时,全国进入戒备状态。县领导召集医疗卫生系统人员协商建立非典专治病房和发热门诊,他主动请缨,要求负责相关事宜。很快,病房组建起来了,瞒着家里人,他也住到了医院。每天早晨,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病区,和同事们一起会诊,汇总病情。每天晚上,他除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治疗和精神情况,还要总结记录,查找资料,上网和同行交流。家里人得知他负责全县的非典收治和预防工作时,吃不好饭,睡不好觉,非常担心。他打电话安慰家人:咱是医生,做的就是这一行,你们放心吧,不会有事的,大家都不会有事的。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结束后,他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隔离期间未谋面的同事和家人看到他时,都很惊讶,简直不像以前的他了:又瘦又黑,眼睛布满血丝,头上生出了不少白发,体重下降了将近10 斤。他带领的医疗团队创下了有效治疗发热病人,全县无一例“非典”患者的辉煌成绩。

工作上的事,他会和同事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生活上,只要同事有困难,他就会义不容辞地伸出援助之手。有一次,他值完夜班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个值班的同事边打电话边流泪,告诉说其弟弟在外地不小心被车撞了昏迷不醒。他立即让同事去照顾弟弟,自己返回去接替值班。送走同事,他才给家里打了个歉意的电话。多年来,苦活儿累活儿帮同事的活儿,遇到的太多了,他没有嫌弃和推脱,而是主动担当。他说:共产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甘于奉献,病人要帮,同事要帮,我信奉古话“吃亏是福”,帮人快乐。

他做到了共产党员的勇于担当,无论是领导、同事,还是病人、朋友都爱与他交往,都会说他很实在,是一个可信赖的好人。做一个实实在在而又勇于担当的人,他乐在其中。

勤奋善学提高技艺乐奉献

在医生这个岗位上,他一直认真学习,虚心求教。为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他先后多次在山西省第一人民医院进修,并于2005 年去北京参加全国高级神经内科研修班的学习。每次学习回来后,他总是主动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并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和计划,在领导的支持下很快将所学知识用于临床。长期的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将临床业务的总结探讨付诸文字,先后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了《原发性痛风18 例误诊原因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78 例临床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并呼吸衰竭30 例疗效观察》、《多巴酚丁胺、肝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临床72 例观察》和《乙酰谷酰胺联合红花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0 例分析》等十几篇论文。

凭着扎实的医术和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他得到同事和很多病人的好评。人们总是能看到他在门诊、病房、办公室忙碌着的身影,即使是节假日,休息的时间也很少。他心中始终装着患者,为方便病人,就诊结束后他常常主动给他们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平日下班后的电话多数就是病人或家属打来的咨询电话,只要接到电话他总是会不厌其烦地解释。为了病人,他也常常忽略对家人的照顾。2000年的一天晚上,科室打来电话,病房里的病人需要抢救,年轻医生需要技术上的支持。当时他爱人也生着病,在家休息需要照顾。接到电话后,他为难地看着妻子,可是想到病人的期待,还是咬咬牙出了门赶赴医院。等到夜深回来时,发现妻子高烧,又忙着赶快送医院……对于家人,他有太多的内疚,但是每当医院有需要时,他仍然义无反顾地来到病人身边。

有时,面对周围人的不理解,他总会解释说:人家患者找咱看病,那是把命交到咱手上了,人家信任咱;换过来想一想,如果是咱去看病,也是一样;将心比心,咱得负责到底!他认为,要做到爱岗敬业,就要对病人负责到底。

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实现着一位医务工作者的人生价值,实现着做一个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好医生的光荣梦想。


 

付文国带领年轻医生查房巡诊。

赵春 摄


(来源:忻州日报  作者:张玉峰)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