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8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民生民生

朋友圈变成商圈 网民需提高警惕

来源:大同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5/5 11:10:43

  微信作为自媒体平台用户增长指数倍增,有关注的人群就会有可营销的市场。当朋友圈变成了商圈,当晒心情、晒幸福变成了晒众多品牌、晒优惠活动,浏览微信可得留心了,市公安局便民服务在线提醒网民警惕以下几种“陷阱”。

扫码送“话费”

扫描图中二维码并添加关注获取100元话费,但是网友们扫描并关注之后,还需要填写个人信息表,才能完成赢取话费的任务。时常填写后,并未即时获得话费而是被告知在一段时间后到账。结果信息被盗,“话费”却遥遥无期。

警方提醒:一些扫码活动,以明显高于实际高额返利骗取网友参与,实则为盗取信息。一般此类扫码活动要么是官方账户发布,要么是活动现场兑现,请广大网友留心。

限时抽“大奖”

“某大公司庆祝周年庆,开展抽奖活动,一等奖智能手机一部……”,此类骗局多设有一个较长的抽奖等待期,当网友填写了信息盼望大奖从天而降时,“组织者”已经利用信息开展下一步骗局了。

警方提醒:要提高对自己个人信息保护的警惕性,这些疏忽都可能成为您个人财产被骗的先决条件。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贪小便宜易吃大亏。

回复换礼品

“回复X型符号达到20个,即可获赠手机一部,仅剩10台先到先得!”现在,除了集赞微信平台还出现了很多变相的收集方式。例如:回复固定留言、特定符号、表情等。当你达到要求后,骗子会以邮费、税款等多种借口要求你汇款,虽与“礼品”相比,汇款少之又少,但是有去无回。

警方提醒:一切要求先汇款等先付条件的情况多为骗子骗取钱财的手段,一般微信平台活动都是和实体经营挂钩,可以向实体商家咨询。

低价奢饰品

“名品折购,海外代购,全场1折,要的私信哦”,当您将钱转账至对方账户,很可能商品不如人意或者以被海关扣押为理由要求你支付关税否则根本收不到。

警方提醒目前,许多亲朋好友成为微商发布代购信息,熟悉的好友间最好经过电话确认,尤其是长时间不联系的和不熟悉的,需慎重选购。

来源:大同晚报 文:成自力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