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眼里,搞科技发明创造那都是专家、教授和科技工作者的“专利”,而在阳高县北徐屯乡,却有一位叫杨宏兵的“草根发明家”。
1999年,杨宏兵农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基层工作。他有一个让人称羡的习惯,就是喜欢观察,勤于琢磨。
如何想到技术创新,进而申报国家专利的?杨宏兵说,那要从 2012年他的一次旅游说起。那年“五一”,杨宏兵一家到北京旅游,他拿了一个在拉杆箱,本想下火车后打个车,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空车。这时,杨宏兵的脑海里就冒出一个想法,“要是拉杆箱能像电动车一样骑着跑该多好啊!”
用杨宏兵的话说,“发明创造的源泉,都是来源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灵感。”旅游回来后,杨宏兵就开始琢磨怎样能让拉杆箱变成“电动车”。于是,杨宏兵就抽时间做设计、画样图、订材料……
半年时间过去了,杨宏兵的“一种可伸缩的电动箱包车”问世了,凭借它在短途交通上的实用和便利,2014年10月,他拿到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杨宏兵生长在农村,也一直在基层工作。近年来,他发现农民使用除草剂的越来越多。长期使用除草剂,会给土壤带来一定的破坏,也会对没有防护措施的农民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看到这个现状,杨宏兵又开始琢磨了。“有没有一种不破坏土壤,也对人体无害,还不用花钱的办法进行除草?”他发现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于是他就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太阳能来进行除草。一天天地思考,一次次地琢磨,凭借利用太阳炙烤的办法进行除草的原理,2016年8月,他又拿到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田地除草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杨宏兵拿着专利证书,感慨地说:“我现还年轻,又在基层一线工作,想抽时间多研究一些东西,为群众解决一些难题,在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的同时,也为阳高的发明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尚振晋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