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推进大同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科学规范地展开,近日,《大同市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规划(2017-2020年)》出台。
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保障和促进人的健康为宗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通过建设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健康“细胞”,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文化,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健康大同建设。按照《大同市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规划(2017-2020年)》,本市将选择4个省级卫生县城、2个省级卫生乡镇、4个省级卫生村作为全市健康城镇建设试点。到2017年底,配合省爱卫会建立健全市健康城镇、健康“细胞”建设管理机制。到2020年,形成较为成熟的健康村镇建设评价体系,力争所有试点县城、试点村镇、试点“细胞”分别达到示范标准,带动全市健康城镇建设广泛深入开展。
为此,本市将着重完成诸多基础性指标任务,在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文化、健康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工作,推动健康大同有序进展。同时强化保障措施,加强部门协调,建立健全爱卫组织机构,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制定推进健康城镇、健康“细胞”建设的公共政策,明确工作职责,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落实各项措施,切实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困难和问题。并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能力建设,实施督导考核,完善奖惩机制,引导和培育社区群众广泛参与健康城镇建设活动。
来源:大同晚报 文/邸东芳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