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网大同讯 近日,市一医院一名产妇由于宫缩乏力出现大出血,出血总量超过了3000毫升,并出现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经过医务人员3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最终有惊无险,转危为安。
产妇王女士今年33岁,是一个二胎妈妈,11月15日中午一点左右,王女士顺产诞下一名宝宝后,留在分娩室观察。由于宫缩乏力出现大出血,并伴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引起休克,紧急由分娩室转到手术室进行抢救。“产妇发生大出血,需要急诊剖腹探查,赶快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产一、产二科主任薛珍春一边观察患者情况,一边联系手术室和麻醉科。时间就是生命,大家抓紧一切时间与死神赛跑。到达手术室的门口,抢救术前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大家按部就班的各自履行使命,麻醉的麻醉,配血的配血,送化验的送化验……产科李月枝主任、许瑾平主任、畅学艳大夫和白利平大夫在薛珍春主任指挥下,一场生死时速于16时50分在手术室上演。许多倒班的同事本应休息,也积极投入到了战斗。“病人血压下降”,“迅速补液,必要时使用升压药物,联系输血科,快速配血”。时间一秒秒的过去了,剖腹探查显示产妇属于子宫收缩乏力所引起的出血,薛主任决定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不到万不得已,不去切除子宫。“血浆,冷沉淀和去白悬红细胞已到位,加压输血”,“下肢抽血化验凝血功能、血常规和电解质”,手术室护士接到指令迅速进行抽血化验。带着全体医护人员期盼和温度的血液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了产妇的体内,她的血压也开始慢慢回升。经过背带缝合后的宫腔仍有间断渗血的部位,薛主任决定进行宫腔填塞止血,产妇的出血终于减少了。
经过3个小时的紧张抢救,产妇的病情趋于平稳了,生命体征也渐渐正常,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作为省市共建重点学科,这里的孕产妇服务系统完整、科学、规范,与国际同步!产科年分娩婴儿13000余名,居全省各大医院之首。产科联合新生儿科、麻醉科以及其他各专科组成了一支技术过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孕产妇及新生儿急、危重症抢救队伍,抢救成功率>95%,救治技术达全国先进水平。
来源:山西经济网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