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塞北隆冬,寒气逼人。然而阳高县龙泉镇胡窑村兰志军家,一大早起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忙着喂养刚刚买回的奶牛、清理牛舍。“俺家饲草多,最适合养牛。可由于资金短缺,一直徘徊在贫困中,这次多亏了信用社给俺发放了扶贫贷款,俺一次买回3头奶牛,脱贫指日可待。”兰志军指着一头头奶牛高兴地说。阳高县龙泉镇在信用社的帮助下,大力实施“平台助推、金融扶持、贷资入股、固定分红”的扶贫模式,全面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龙泉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364户2600人,如何实现稳定脱贫?今年以来,龙泉镇紧扣“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扶贫思路,全力实施“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结对扶贫、金融工程”等工程。通过走访贫困户,征求群众意见,镇里了解到,全镇有238户有贷款需求。为此,镇里同县信用社一道,对贫困群众的想法和要求进行认真的摸底调查。县农村信用社根据不同类型贫困户的实际,创新金融服务形式,确保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实施“金融+精准贫困户+产业”模式,申请“普惠贷”。即鼓励支持有发展能力和路子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向县农村信用社申请“特惠贷”,自主发展种养殖和家庭经济等增收产业。目前,信用社已向虎头山、颜家沟、胡窑等村的8户贫困户发放“普惠贷”34万元。实施“金融+精准贫困户+企业”模式,申请“特惠贷”。即对没有生产能力、残疾人等特殊精准贫困户,通过向信用社申请贷款,作为合作经营资金,按自愿投向企业统一经营,企业每年按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经营资金,给付经营分红。目前,县信用社已向西南村8户贫困户发放“特惠贷”40万元。连日来,信用社正在对7个村108户贫困户进行发放贷款,帮扶他们摆脱贫困。
文/胡艳珠 孙展春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