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高:蓄势登高展新枝
集聚发展新动能 打造增长新引擎
阳高县60×100KW光伏扶贫村级电站项目。 郭 平 摄
阳高,山西之肩背,神京之屏障。
现在,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旨在革新观念、创新超越的脱贫攻坚战。
初冬时节,漫步阳高,这里,一台台机声轰鸣的吊车,一排排纵横交叉的脚手架,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建筑,一辆辆来回穿梭的施工车辆令人目不暇接,阵阵发展的热浪扑面而来,阳高人用铿锵有力的前进步伐,描绘了一个光辉灿烂的美好蓝图。
数字虽枯燥,但最有说服力:
这是一条绿色的生态路线图——今年以来,该县富民生态建设重点推进了7个项目,总投资1.39亿元。绿色农业建设重点推进8个项目,总投资63.89亿元。
这是一张养眼的工业进度表——工业建设重点推进11个项目,总投资78.25亿元。目前,已经建成投产3个,正在建设的有2个。
这是一场特殊的扶贫攻坚战——康养旅游建设重点推进10个项目,总投资73.77亿元。和谐宜居建设重点推进22个项目,总投资28亿元。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阳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矛盾,以产业结构调整汇聚动能,实现经济稳中求进、变中求新。一系列数据和长期积淀的成果,将建设富民生态、新型工业、绿色农业、康养旅游、和谐宜居“五型阳高”凸显在人们面前。
项目支撑,板块发展,农业大县打造经济发展新航母
项目是经济的支撑,只有源源不断地引进项目、资金,园区才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阳高亟待觅良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潮中,阳高乘势而上,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工业、农业、旅游等主导产业,以项目建设的快速高效推进引领、促进转型提升,形成大项目赶超的强劲势头。
——这是一张推动服务转型升级、打造区域竞争力的发展大网。
近年来,该县累计投资4亿元,持续不断改善龙泉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6平方公里调整为51平方公里,基本具备了承接大项目大企业入驻的条件,为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投资者在阳高兴办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条件的工业企业,该县上下不断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
再出发,阳高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
——同煤低热值煤电厂项目,总投资33亿元,建设规模为2×35万千瓦发电机组。建成投产后,年可发电35亿度,向阳高县城及龙泉工业园区供热362万吉焦。目前土建施工基本结束,正在安装设备高峰期,累计完成投资21.57亿元,预计明年8月首台机组投运。同煤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园区的电、气、热等基础功能,为阳高特色的工业化走出一条新路子。
——大张高铁工程阳高段建设项目、北京顺宇现代农业等项目正加快推进;正大集团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养殖、大同德丰影视基地项目、缘源生态文化园项目等一大批项目纷纷抢滩登陆,实现了“大企业进驻、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集约化发展”的建设目标。
如今的阳高,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正蓄势腾飞!一股强劲的投资热潮、建设热潮正在阳高大地涌动……
基地承载,集群推进,全力打造农业特色经济新引擎
一方面,阳高积极淘汰旧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整存量,做好“三去一降一补”;另一方面,集聚新动力,不断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发展增量。
农业对阳高来说,既是关乎全县80%人口的民生产业,也是全县3.23万贫困人口脱贫的主要支撑。该县按照已经确立的“三年脱贫、两年巩固”的目标,整合利用好涉农项目,集中投向脱贫攻坚,确保到2016年脱贫攻坚首战首胜。
——这是一张将触角深入田间地头、打造产业集群的改革大网。
深化结构性改革,挖潜发展新动力。阳高县抓住国家实施粮改饲战略机遇,坚持站在基础性、全局性的高度,深入推进“农业升级”战略,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以农业提质增效为目标,坚持基础保障、科技推广、规模经营“三措并举”,拓宽市场、品牌认证、加工转化“三点发力”,建设小杂粮、蔬菜、畜牧、林果和中药材等五大产业基地,形成全产业链,建设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努力把阳高打造成京津地区绿色农产品的供应保障区。
破旧还需立新,在不断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阳高立足创新驱动,不断培育新的动能。目前,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6.86万亩,设施蔬菜总面积达到7.08万亩,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达到90家,规模化、标准养殖率达到50%以上,杏果总面积达到20.28万亩,绿色农产品标准化基地5000亩,“513”龙头企业20家,粮食总产量达到5.3亿斤。
一番辗转腾挪,调结构成效初显:正大集团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养殖项目成为该县绿色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将建设100万头猪全产业链项目、30万亩有机种植业示范项目,建设200兆瓦光伏产业扶贫项目,目前正在完善实施方案,力争明年开工建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像一副中药,药效慢,但治本。阳高已经做好啃硬骨头、打持久战的准备。
生态旅游,观光采摘,康养游成就美丽新阳高
旅游产业是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是增就业、减贫困、惠民生的重要抓手。
阳高作为全国养生养老基地,养生资源丰富,人文底蕴厚重,发展康养休闲、生态旅游、观光采摘条件得天独厚。同时,随着京津冀、乌大张等战略合作的深入,大张高铁建设步伐加快,阳高优势进一步放大。
优势叠加,关键在于利用。为此,该县立足自身优势,规划发展以康养休闲为核心,以生态长廊为纽带,以六棱山——桑干河灵山秀水观光游、大泉山中部地域休闲户外游、长城沿线边塞文化温泉游为重点的“一核一带三圈”康养休闲边塞文化游产业,逐步打造成京津同地区独具特色的养生休闲、绿色消费、风光旅游目的地。
——这还是一张涵盖各领域、打通脱贫攻坚全链条的创新大网。
创新“引擎”正在发力。该县产业转型中着力解决好景区景点扩容提质、升级增效问题,特别是积极跟进“硬化、绿化、美化”等配套工程,推进景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佳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总投资5.68亿元,规划建设生态养殖区、设施农业区、苗木种植区、农庄体验区、休闲观光区及附属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佳润旅游开发项目。规划投资15亿元,主要包括六棱山风景区、桑干河风景区和大泉山风景区三大片区建设。
更大的利好则来源于民间投资。玉安生态度假岛、温泉度假区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绿色生态吸引了大批社会和金融资金在大山里扎根。该县地热资源丰富,日可采量3400立方米,温泉水质好,出水温度高,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优势资源,在加强温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全面提升温泉小镇承载能力,不断扩大温泉吸引力和影响力。
生态蓝图上,产业转型中,处处彰显绿色情怀。玉安生态度假岛,仅是阳高县玉安生态观光实业有限公司主要项目之一,它是一家以生产销售绿色无公害农、水产品,并提供旅游观光度假业务的复合型企业,公司以玉安生态度假岛为主骨架,还建设有50栋日光温室大棚、占地600亩年出栏10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等多个生态化产业项目。公司负责人介绍说,玉安公司旗下的所有子公司建成投产后将会形成生态化的产业链,逐步打造成本地区独具特色的养生休闲、绿色消费、风光旅游目的地。
阳高,正蓄势发力,扬帆起航!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