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8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新闻聚焦新闻聚焦

大同:今春备耕“新”意浓

来源: 作者:李京益 发布时间:2014/3/17 23:26:00

3月6日是惊蛰,上午11点多,天镇县三十里铺乡孙家店村文化活动室里挤满了人。原来,县扶贫办正组织专家,给农民传授春季大棚蔬菜种植管理技术。

入春以来,大同市各县区抓住土壤底墒较好的优势,早谋划、早部署、早动手、早落实,全市春季农业生产呈现出诸多与往年不同的新意。

飞信进千家 播前先探“市”

“粮菜种植信息:今年大家可以试种一些细菜,包括香菜、生菜、茼蒿等,预计价格比去年同期高三成;小杂粮种植方面,可选择红芸豆、红高粱、下深井黍子……”3月5日早晨8点,阳高县北徐屯乡北徐屯村农民徐有平,收到大同市阳和农业育苗有限公司定时发来的手机短信。

为确保农民种得对、卖得了、卖得好,大同市阳和农业育苗有限公司常年聘请专家,为农民进行种前预测和种植管理技术服务,然后通过手机短信或微信,向全县13个乡镇、100多个村的农民朋友发布。

连日来,新荣区花园屯乡镇川口村村民刘宝,每天早晨睡醒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浏览各地农业网站。根据今春他家的种植计划,这几天他着重关注胡麻的市场行情、价格走向。“电脑告诉俺,今年种什么;手机告诉俺,咋种挣钱多。”这是时下大同市农村流行的顺口溜。如今上网找信息、觅商机的农民越来越多,春播前先探“市”,已成为大同农民的新时尚。

抱团购农资 省钱又放心

天气渐暖,大同县广大农民又开始忙碌起来,进城选种子、买化肥,为春耕生产做准备。记者发现,在热闹的农资市场,很少见到独行者,大多三五成群、集体行动。原来,现在部分农民开始热衷团购。“大家合伙好处多,价格便宜,还省运费,比自己一个人来划算。”大同县杜庄乡南六庄村农民马建军说。

大同县城有几家种子销售点,记者走进一家专销玉米种子的商店,只见销售员闫花正在为顾客介绍各品种的习性和产量。“基本都是搭伴来的,杜庄乡的这3位农民就包了一辆车,为自家和其他农户买种子。”闫花对记者说。正在选购种子的农民马守禄接过话茬,“我们都是一个村的,地是一样的地,需要的品种也一样,我们几个来一次就成了,如果每户分别来人,费时费钱,还捞不到好价。”

农民团购起来买农资,在大同市农村随处可见。在广灵县一个农资销售门市,蕉山乡南蕉山村农民李东升等10余人也在选购种子。说起团购的好处,李东升挺乐意参与:“团购不仅可以享受价格上的优惠,还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农业技术指导。另外农资有质量问题,还可以抱起团来依法维权,好处太多了!”

施肥先“查体” “香”了农家肥

“土地与人一样,‘吃’啥也得讲究营养搭配!这学问大着哩!”说起给土地“体检”,阳高县老科协技术员安成德可真是“老手”。最近,他忙得不可开交,每天在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民进行测土配方。

今年刚开春,大同市许多县区针对农民偏重施尿素、碳氨等化肥,而导致土壤板结的现状,及时组织了农科、土肥、植保等农技人员,下到乡(镇)、村,主动为农民提供“测土配肥”服务。“测土配肥”的结果,大都是缺少牛、羊、鸡等畜粪。农技人员一个多月“转”下来,“粪蛋蛋”成了“香饽饽”,农民凭着科技人员开出的“施肥处方”,有目的地抢购畜粪,畜粪价格一路飙升。

阳高县狮子屯乡侯官屯村圈舍养牛户王瑞清马年春节后电话不断,电话内容基本都是想订购他家的牛粪。王瑞清养牛已有十几个年头。他告诉记者,以前积攒下的牛粪多得堆成山,白给都没人要。今年情况大不一样了,养殖户的牛粪变成了“香饽饽”。一过正月十五,就有人开着车来要肥料,有人连货都没看就直接往养殖户兜里塞钱呢。这个时候来买粪的人,往往预付钱,还得排队,有的预付了款还没有货。像王瑞清这样的养殖大户,今年夏天的牛粪早已预订出去了。

本报记者 杨晓明 实习记者 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