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同煤集团四老沟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建设新同煤,打造新生活”战略愿景这一中心,科学部署,严格落实,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武装、思想引导和精神激励作用,在落实“五个一”战略要求上下功夫,在推进“三个三”战略思路上求实效,努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引深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企业与社会、生活与生产、地面与井下、个人与集体紧密结合,巧设载体,强化服务,为促进全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全面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也使更多的文明创建成果惠及了员工群众。一年来,全矿先后被山西省煤炭学会授予“山西省煤炭科技创新双十佳煤矿”,被山西省国资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山西省省属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2011-2012年度省属企业文明单位标兵”等光荣称号。
加强组织建设 夯实创建工作
抓规范,确保企业文明创建有章可循。该矿始终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矿长亲自挂帅,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不断完善企业文明创建的各项工作制度,制定出台了全矿精神文明建设的远景规划、近期目标和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并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一起研究,一起安排部署,使文明和谐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
抓考核,形成文明创建的强大力量。该矿结合当前转型跨越发展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考核办法》,建立了责、权、利相统一的、科学合理的、严谨规范的考核体系,把指标体系分解目标化、责任化,并在每月政工例会上,通报各单位当月考核情况,总结当月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安排下月重点工作计划,从而实现企业文明建设的同步落实、同步考核、同步总结,并将考核结果与树优、评模工作挂钩,充分调动了基层干部员工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抓载体,促使文明创建工作整体推进。充分发挥工会、团组织、女工组织、科协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以开展适应新形势、符合群众实际、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企业文明创建的有效载体,满足员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树立典型,带动了整体,提倡符合时代要求、体现社会进步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在全矿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注重典型引导 给力思想教育
该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利用宣传栏、LED大屏幕载体,讲形势、讲任务,促使员工群众能够统一思想,认清形势,积极为全矿转型跨越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去年以来,全矿在各类报刊、新闻网站发表各类稿件500余篇,电视新闻171条,大屏幕播放专题片44部,印发各种学习宣传资料2000余份,制作《一线直通车》节目45期,在同煤电视台进行展播。开展了“世界读书日”、“中国梦·同煤梦·我的梦”征文活动,向员工群众精心推荐了《共筑中国梦》《你在为谁工作》《理性看,齐心办》等书目,先后征集各类征文200多篇。
该矿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建设为核心,围绕“讲述道德故事,阐释道德理论,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高人的道德素养”为宗旨,创办了“道德讲堂”。先后邀请山西省道德模范、该矿原计生办副主任郭春燕讲述了20多年精心照顾瘫痪丈夫的感人经历,邀请该矿原工会副主席王志全结合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讲述了传统国学。活动通过“省、唱、讲、评、诵、行”让人们切实感受到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在全矿有力地继承了传统美德,弘扬了时代精神,有力地激发了干部员工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规范行为养成 推进企业文化
为了适应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该矿把员工文明行为养成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统一定制了员工工装、领带和工作胸卡,在井下主要巷道、机电峒室和仓库,统一制作了标识、牌板、灯箱,大力灌输文明上岗、文明生产的理念,从思想上不断引导员工向“健康、文明、精细”转变。加强检查考核力度,在机关、区队和外委项目部三个系统开展“4E6S”考核,形成了动态转化的竞争激励机制。制定下发了《四老沟矿准军事化管理考核细则》,组织新分配的大学生和转业军人进行岗前培训,加强了员工职业操守、团队精神、文明素养等八个方面的考核,增强了员工的执行意识。上下车、就餐排队,公共场所不吸烟、不吐痰,自觉爱护环境卫生,已经成为了员工的自觉习惯。
践行群众路线 提升党建水平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全矿各级组织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通过中心组学习、一课三会、手机党课、党员干部教育培训QQ平台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学习宣传,做到了学习宣传贯彻进区队、进班组,有声势、有特色。
特别是去年以来,围绕中央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该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开通党委书记热线、邮箱,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虚心听取了干部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先后征求意见和建议76条,落实整改60条。班子成员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四项“实施办法”和集团公司“双十项”规定,查摆剖析“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并在民主生活会上进行了“红脸出汗”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各级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也积极转变作风,与群众结“一助一”帮扶对子206对,形成“难时有人帮、困时有人助、平时有人问、节时有人访”的长效机制。两年来,党员服务站先后多次在恒安新区组织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奉献,我为党旗添光彩”、“党政工团大行动,环境治理献爱心”和“送文化进社区”等活动,清理生活垃圾80余平车,组织文艺汇演4次,服务社区群众达3000余人次。此外,为了不断增强机关工作人员服务基层、服务员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出台了《关于规范机关职能部门对基层单位检查考核和基层单位对机关实行反考核的通知》,加大了对机关部门的考核力度,有效地提高了机关的服务质量。
创新培训方式 提高整体素质
该矿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以创建“学习型班组”、培育“学习型员工”为载体,把培养造就人才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广泛开展了在职培训、岗位练兵、讲比学、传帮带等活动。并坚持实践第一,学有所用的原则,以安全和技能培训为主,创新内容,创新形式,讲练结合,把培训的课堂前移到基层单位和工作面现场。两年来,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333期,培训员工7000余人次,外派2293人参加了集团工大、技校组织的各类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班152期。通过坚持不懈地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管理、技术、操作人才,先后有300人立项攻关,提合理化建议182条,完成技术革新项目140项,科技创效达2000多万元。其中7名同志被集团公司评为“优秀人才”,机电大拿管霞被集团公司评为“2011年度突出贡献优秀人才”,赵青梅、李日金、常润利分别被集团公司聘请为首席专家和首席工程师。矿党政重视和重用人才的管理手段,带动了广大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学、比、赶、超的氛围空前浓厚,员工素质不断提升。
加强文明创建 营造和谐氛围
该矿始终坚持开展“季评十好、年评十佳”,创文明区队、文明班组、文明示范区、优质服务竞赛等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戴世春荣获“第二届感动中国的矿工”,史润花家庭被集团公司评为文明家庭标兵,李文洪、苗建平分别被集团公司评为“十佳”、“十好”,“金婚佳侣”、“无毒煤矿”2个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案例入选集团公司建企60周年优秀成果。各级工会、共青团、科协、老龄、女工组织也立足自身优势,广泛开展了“同煤人、同煤情”基层文化巡演、“新春乐翻天”春节元宵节街头文艺展演、“喜乐年华”千人秧歌表演赛等员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一年多来,各基层单位通过设立帮扶联系点和帮扶站,并通过“煤海希望”、“煤海阳光”,资助204名贫困大学生和396个重特大病家庭。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期间,开展了“区队送温暖、家庭送祝福、温馨在井口”等一系列慰问活动,先后为出入井员工发放牛奶、面包、月饼、水果等生活慰问品,发放安全鞋垫2000多双。两年来,矿党政先后对20个文明和谐单位标兵、文明和谐单位、文明示范区,118名先进工作者、“十好、十佳”员工、文明员工标兵,4户文明家庭标兵进行了集中表彰,典型示范,有效带动整体提高,全矿的文明氛围空气浓厚。
提高幸福指数 推动科学发展
该矿坚持把造福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每年雷打不动地为员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一年多来,装饰一新的“员工食堂”重新营业,矿党政为采掘一线员工每人每月补贴160元伙食费,二线辅助和地面单位每人每月补助100元伙食费;分期分批组织全矿6200多名员工免费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为全矿14辆职工通勤车,全部安装了车载电视,让所有跑家员工能够及时了解时事政治、企业新闻、矿山动态;多方探索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安置待业青年,两年来共输送168名待业青年外出就业;更新井下一线、二线辅助单位的办公设施和设备,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和条件;完成了矿内所有家属楼、员工公寓的“平改坡”改造工程;先后组织30年以上工龄的560多名老员工、老劳模赴南戴河疗养;为生产单位值班室和井下候车室配备了饮水机,为区队的值班人员免费提供值班午餐及晚餐;在“三期”住房安置中,3120户员工家属喜迁新居,特别是在“三期”住房安置中,针对自愿放弃七层,过渡到四期的266户,每户给予每年6000元的租房补贴,受到了全矿员工家属的赞誉。为了建设生态矿山、宜居矿山,该矿坚持地面井下齐头并进,狠抓员工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两年来,先后投入环保绿化资金1388.4万元,完成了西山“两区”火车站棚户区、三井沟棚户区、工业广场后山坡的绿化、美化,栽植各类乔、灌木130000株,新增绿地面积5.28万平米,矿山绿化率达到了27%,矿容矿貌焕然一新。为了维护和谐稳定环境,矿党政两年来接访群众多达1000余人次,连续12年保持“创安”先进单位。
琚耀庆 铁勇 魏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