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是第9个中国文化遗产日,60多座北魏、明清古墓葬向公众开放,引发众多市民观看,当日共有2000多人到场参观。
14日上午,记者在位于云波里城区11小附近的古墓葬发掘现场看到,发掘现场用彩带围出一条条通道,挂有“用心灵感悟文化,以行动保护遗产”的条幅,虽然天气炎热,但并不影响市民的参观热情。这些开放的发掘现场,有的可以看到古人的墓葬形制,保存较完好的墓道、甬道、墓室及随葬品。在发掘现场最北侧的一座北魏墓葬,墓室地上铺有浅绿色的墓砖,还有一盏石灯随葬品。据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这盏北魏石灯是国家二级文物,十分珍贵。最西侧的一座北魏墓保存得最完好,墓室特别深,主办方还在这座墓的上方搭建了屋顶,参观者可以看到硕大的石椁,并从现场悬挂的图片上看到出土的镇墓俑、毡帐等文物。这座墓还未清理完毕,昨日的发掘现场还有人员在工作。为让市民更好地了解古人的生活习俗,当日发掘现场还有50多名专职讲解员,认真地回答了市民的提问。
今日,这片古墓葬发掘现场继续向公众开放,开放时间为上午8时30分至11时30分,下午3时至6时。
大同晚报 (记者 崔莉英 张燕伟)
责编: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