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省级媒体省级媒体

民营经济撑起太原“半壁江山” 成为太原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0/14 10:57:52

本报太原10月13日讯记者今天从太原市政府获悉,近年来,该市民营经济得到稳步快速发展,民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占太原经济总量半壁江山以上,且上缴税金逐年递增,成为太原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占GDP比重57.46%

近年来,太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民营经济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2015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571.53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87倍,年均增长13.3%。民营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由“十一五”末的47.38%提高到57.46%,提高了10.08个百分点。

2015年,全市民营经济上缴税金307.5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了1.8倍,年均增速12.4%,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由“十一五”末的53.21%上升到67.89%。

吸引就业的主渠道

太原民营经济总户数由“十一五”末的17.81万户,发展到2015年的27.92万户,年均增长9.4%。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和双创示范的开展,太原市民营企业总户数实现了较快增长,2015年上半年,新增民营企业户数1.32万户,同比增长61.97%。

同时,民营经济还成为吸纳城乡就业的主渠道。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吸纳就业由“十一五”末的119.05万人,增加至2015年的162.6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由67.6%增至76%。

转型发展初见成效

太原市民营经济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转型发展也初见成效。2015年,全市民间投资1001.18亿元,同比增长21.7%,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0.2个百分点。从民营企业内部结构看,三次产业营业收入比例由“十一五”末的0.18:68.65:31.17演变为2015年的0.75:41.3:57.95。2015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十一五”末下降27.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十一五”末提高26.78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规模企业群体进一步壮大,形成了一批领军企业,并以此为依托,产业聚集效应得以显现,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已成为新兴产业集聚和产业技术创新的新高地,入园企业数量、增加值、税金占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总量的比重再创新高。

(记者 褚艳)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