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太原媒体太原媒体

垃圾变建材 省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9/27 17:33:41

本报讯 经过一系列筛选、粉碎等工序,建筑垃圾摇身变为道路建设工程的路基材料。9月23日,摄乐街道路施工工地,过去既需占用土地又需耗费资金运输的建筑垃圾变成了路基回填材料,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市环卫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由于城中村、棚户区大规模拆除改造,目前我市建筑垃圾产量快速递增,年产量由过去的1100万吨增至2300万吨。由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成熟,大量建筑垃圾被运往东山、西山16个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既占用土地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为破解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难题,山西柯立沃特环保科技公司投资引进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移动处理站。该系统可将建筑垃圾生产为各种粒径的粗细骨料,用于道路施工垫层和基层用料。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出具的骨料检测报告显示:粗骨料完全能达到道路垫层和基层的要求;按照一定配比再添加水泥可做为部分路段的水稳层,细骨料可作为工程管线回填材料或制作免烧砖、轻型隔墙板等;分离出的混凝土骨料可以代替天然沙石,作为混凝土搅拌站的原材。目前,该公司已建成年产50万吨建筑垃圾移动处理线。摄乐街道路建设工程已经在水稳底基层、沟槽回填等作业面试用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初步实现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在道路建设中的综合利用。   

按计划,该公司今年将投资1.2亿元,建设我省首家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园区,可年消纳建筑垃圾300万吨,实现建筑垃圾100%回用。若300万吨建筑垃圾全部资源化利用,可节约天然砂石255万吨,节约土地750亩,节约标煤15万吨;节约建筑垃圾处理费3795万,节约清运费3195万元;可生产再生粗骨料200万吨、再生细骨料100万吨,直接创造产值达5亿元以上,带动0.6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可节省运输、油耗、车辆和公路维修等各项成本约3亿元。

(张海瑞)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