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阳泉 > 生态阳泉生态阳泉
一块块生态“伤疤”被修复,一处处废弃露天矿山“披”新绿,一座座矸石山被治理……去年,我市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绿化造林工作,通过京津冀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矸石山综合治理、造林绿化工程等项目的实施,让我市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清新,进一步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位于郊区杨家庄乡的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点——白家庄生态园修复点过去因开采铝矾土造成了生态破坏,形成了长68.16米、宽约40米,最深处近50米的深坑,坑内碎石遍地,植被破坏严重。修复过程中,施工人员将这里层层覆土、压实,整修成了与周围连片的土地。如今,这里建起了简易道路,整修后的地上种了油松、白皮松等苗木,让曾经的废弃露天矿山变得生机勃勃。今年,郊区计划在这里打造高标准的白皮松育苗基地,带动全区苗圃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较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京津冀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完成了城市周边20公里范围内的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共涉及417个图斑,面积约2万余亩,总投资约3.3亿元。截至去年底,全市完成总任务的107.8%。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后恢复耕地0.48万亩、有林地0.11万亩、灌木林地1.26万亩、其他草地0.21万亩。我市还大力推进矸石山综合治理。截至去年12月25日,148座煤矸石排矸场全部治理完毕,煤矸石山“销号清零”任务全部完成。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中,盂县秀水镇泥河村、仙人乡垴上村和东庄头村、路家村镇闫家沟村,郊区平坦镇魏家峪村、河底镇郊里村,平定县张庄镇圣堂村、冶西镇赵家村、岔口乡大前村榜上有名。2017年,泥河村和山西秀河种植有限公司合作,流转村民土地,在村内种下了近千亩竹柳树,这项产业不仅为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还让整个村庄绿了起来。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造林绿化,初步形成了“造、管、保”为一体,“快、特、优”相统一的林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去年,我市围绕绿化、彩化、财化“三化”林业发展模式,出台《加快造林步伐实现林业“三化”实施方案》《2020年林业“三化”行动计划》。我市还积极推进工程化造林,完成5万亩造林绿化任务。(王儒尊 张晓萍 温荣鑫)
【责编: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