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教科文卫教科文卫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艾滋病可通过无保护的性交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越大。使用受污染的注射器或其他刺伤皮肤的用具,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共用针具注射吸毒均会被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在怀孕、生产和哺乳时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100%,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母婴传播机率是30%左右。
截至2020年,全球约有3770万人感染了HIV,母婴传播是造成15岁以下儿童感染HIV-1的最主要途径,约90%儿童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2021年7月初,联合国大会第75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全球艾滋病防治政治宣言”,各国承诺2030年终结艾滋病的目标不变,并为此采取更加切实的行动和努力。
在今天的主题日里,由大同市平城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牵头,我院女工委、健康关爱中心及相关科室志愿者们共同发起一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的大型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为前来就诊咨询群众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册,发放避孕工具200余件,现场解答咨询提问30余条。通过知识讲解,现状介绍,使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正视艾滋病,唤醒人们对艾滋病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关注,动员全民参与艾滋病防治,落实对艾滋病救助措施,改善和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在得到社会关怀救助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和抗病毒治疗药物的普及,全球2600万的HIV感染者得以正常的生活,他们中大部分人已经不具有传染风险,并且很多感染HIV的女性在母婴隔断技术的帮助下,可以生育健康的子女。
通过此次活动,旨在强化多部门职能联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倡导社会公众增强个人健康意识,关注和引导特殊人群有效预防艾滋病,营造全民参与防艾工作的良好氛围,稳步扎实有效推进我院艾滋病防治工作。
责编:孙明月